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被引:23
作者
周淑青 [1 ]
沈志良 [2 ]
李峥 [1 ]
姚云 [2 ]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和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营养盐; 分布特征; 最大浑浊带;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3年11月2004年8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一般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营养盐表现出不同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最大浑浊带所处地理位置、水动力状况、高悬浮体含量以及生物活动等决定了营养盐分布不同于整个调查水域。与整个调查水域相比,最大浑浊带营养盐浓度更高;无机N的硝化作用进行得更为充分;高的DIN/PO4-P和SiO3-Si/PO4-P比(远高于Redfield比),相对低的SiO3-Si/DIN比等。透明度是最大混浊带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营养盐在河口的转移除了海水稀释作用外,还有部分的生物转移以及受悬浮体-沉积物系统的影响,特别是PO4-P。在最大浑浊带,富营养化现象更为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输送颗粒态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J].
王芳 ;
晏维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418-422
[2]   长江口水域悬沙浓度时空变化与泥沙再悬浮 [J].
陈沈良 ;
张国安 ;
杨世伦 ;
虞志英 .
地理学报, 2004, (02) :260-266
[3]   长江无机氮的分布变化和迁移 [J].
沈志良 ;
刘群 ;
张淑美 .
海洋与湖沼, 2003, (04) :355-363
[4]   长江河口近岸水体自然净化作用及其初步评价 [J].
侯立军 ;
刘敏 ;
许世远 ;
杨毅 ;
刘巧梅 ;
欧冬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3) :245-249
[5]   长江口海区理化环境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沈志良 .
海洋湖沼通报, 1993, (01) :47-51
[6]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M]. 海洋出版社 , 沈焕庭,潘定安著, 2001
[7]  
海洋科学集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编辑, 1992
[8]  
海洋化学[M]. 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正斌, 1984
[9]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in a tropical soil: effects of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conditions[J] . J Sierra.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2 (9)
[10]   Historical changes in nutrient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s on phytoplantkon composition in Jiaozhou Bay [J].
Shen, ZL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01, 52 (02) :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