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垩白粳稻灌浆动态比较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福
宋慧
崔喜艳
马景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长春
[4] 吉林长春
关键词
粳稻; 品质; 垩白; 灌浆速率;
D O I
10.13327/j.jjlau.2003.01.004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2个多垩白的、2个少垩白的粳稻品种,研究其在水稻灌浆期间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速率、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及与稻米垩白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期籽粒干物质积累,多垩白的品种强势粒早于弱势粒,存在明显的异步性,少垩白的品种强势粒和弱势粒干物质积累存在着同步性;多垩白品种的强势粒最大灌浆速率持续时间比少垩白的长,并且弱势粒灌浆起始时间晚,灌浆起伏大;无论强势粒还是弱势粒,在灌浆中后期籽粒的含水量是多垩白的失水快,籽粒充实不良,少垩白的失水平稳,籽粒充实均匀。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稻穗颖花开花时间对胚乳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J].
杨建昌 ;
刘立军 ;
王志琴 ;
郎有忠 ;
朱庆森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3) :46-53
[2]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生理的研究 [J].
杨建昌 ;
苏宝林 ;
王志琴 ;
郎有忠 ;
朱庆森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1) :8-15
[3]   Q酶在水稻籽粒垩白形成中作用的研究 [J].
李太贵 ;
沈波 ;
陈能 ;
罗玉坤 .
作物学报, 1997, (03) :338-344
[4]   稻米垩白度与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关系研究 [J].
钟旭华,曾宪江,徐益群,张佩莲,曾晓春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387-394
[5]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J].
朱庆森 ;
曹显祖 ;
骆亦其 .
作物学报, 1988, (03) :182-193
[6]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与米质的关系 [J].
邵冬生 ;
唐建军 .
贵州农业科学, 1987, (02) :12-14
[7]   粳稻腹白米的研究 [J].
郭二男 ;
潘增 ;
王才林 ;
卢少华 .
作物学报, 1983, (01)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