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性食物网模型估算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刺参和皱纹盘鲍的生态容纳量

被引:18
作者
吴忠鑫 [1 ]
张秀梅 [1 ]
张磊 [1 ]
佟飞 [1 ]
刘洪军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生态容纳量; 刺参; 皱纹盘鲍; 俚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53.1 [人工鱼礁];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801 ;
摘要
俚岛人工鱼礁区是中国北方近海典型的海珍品增殖型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是该生态系的主要增殖放流种类。基于2009年在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进行的周年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对该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及输入参数敏感度检验,系统分析了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特征和能量流动规律,估算了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内刺参和皱纹盘鲍的生态容纳量。模型由19个功能组构成,基本涵盖了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可信度P指数为0.51,小型底层鱼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P/B)下降50%会使小型底层鱼类生物量(B)估算值变化1.36,影响最大;系统总流量为10 786.680 t/(km2.a),其中27%流向碎屑,17%以捕捞和沉积的形式流出系统;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为4 131.966 t/(km2.a);系统的总能量转换效率为10.5%,流量中来自碎屑的比例为39%,其中的61%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能流通道以牧食食物链为主导;刺参和皱纹盘鲍的生态容纳量为309.4 t/km2和198.86 t/km2,目前礁区刺参和皱纹盘鲍的生物量分别占估算生态容纳量的31.72%和26.15%,仍具一定的增殖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藻类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张磊 ;
张秀梅 ;
吴忠鑫 ;
张沛东 .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19 (01) :116-125
[2]   荣成俚岛近岸海域大叶藻的生态学研究 [J].
郭栋 ;
张沛东 ;
张秀梅 ;
李文涛 ;
张新军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9) :51-55
[3]   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J].
李成林 ;
宋爱环 ;
胡炜 ;
张艳萍 ;
赵斌 ;
李翘楚 ;
麻丹萍 .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31 (04) :126-133
[4]   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 [J].
徐姗楠 ;
陈作志 ;
郑杏雯 ;
黄小平 ;
李适宇 .
中国水产科学, 2010, 17 (03) :393-403
[5]   浅海养殖滤食性贝类生态容量的研究进展 [J].
张继红 ;
方建光 ;
王巍 .
中国水产科学, 2009, 16 (04) :626-632
[6]   国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李继龙 ;
王国伟 ;
杨文波 ;
张彬 ;
刘海金 .
中国渔业经济, 2009, 27 (03) :111-123
[7]   嵊泗人工鱼礁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初探 [J].
李永刚 ;
汪振华 ;
章守宇 .
海洋渔业, 2007, (03) :226-234
[8]   我国人工鱼礁种类的划分方法 [J].
杨吝 ;
刘同渝 .
渔业现代化, 2005, (06) :22-23+25
[9]   渤海生态通道模型初探(英文) [J].
仝龄 ;
唐启升 ;
DanielPauly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35-440
[10]   关于容纳量及其研究 [J].
唐启升 .
海洋水产研究, 1996,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