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主要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永莉
刘翘
孙冲霞
机构
[1]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大白菜; 数量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34.1 [大白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为产量因子,其贡献率为41.3%;第2主成分为株高因子,其贡献率为20%;第3主成分为外叶数因子,其贡献率为11.8%;第4主成分为叶球横径因子,其贡献率为9.1%;第5主成分为球叶数因子,其贡献率为7.5%,这五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9.7%。本试验利用主成分析结果,采用毛重、株高、外叶数、叶球横径、球叶数等5个性状对48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共将其分为六大类。在优势育种中,双亲应在遗传距离远的类间进行选择,这将有利于提高杂种优势利用的效果。在类内选择亲本,则有利于对目标性状的改良,适合于重组育种,特别是自交系的选育。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高粱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J].
仪治本 ;
梁小红 .
华北农学报, 2002, (03) :52-58
[2]   33个糯玉米自交系遗传主成分和距离分析 [J].
傅同良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5) :46-53
[3]   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 [J].
游明安,盖钧镒 .
中国油料, 1994, (04) :36-40+45
[4]   遗传距离在籼稻杂交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 [J].
张良韬 ;
刘德金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3, (03) :8-14
[5]   关于水稻品种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J].
汤陵华 ;
沈锦骅 .
作物学报, 1985, (02) :73-80
[6]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 [J].
刘来福 .
遗传学报, 1979, (03) :34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