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完善

被引:23
作者
罗俊杰 [1 ]
成凤明 [2 ]
机构
[1] 浙江万里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环境权; 环境保护; 环境法治; 公众参与;
D O I
10.13715/j.cnki.jxupss.2015.05.011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环境权是伴随着人类环境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对于维护环境权、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环保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在信息公开、参与公共决策以及参与救济机制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完善我国环保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应提升信息公开有关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对公共决策公众参与制度予以实体与程序性保障,建立适合于各类监督参与主体的监督方式,完善环保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公益诉讼三大救济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环境权国际进程探析及启示 [J].
程梦婧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 (03) :44-50
[2]   新《环境保护法》规范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J].
王灿发 ;
程多威 .
环境保护, 2014, 42 (10) :35-39
[3]   社会风险治理中的政务微博回应性及发展策略 [J].
刘毅 ;
李鹏 .
学术论坛, 2014, 37 (02) :106-108
[5]   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 [J].
蔡守秋 .
现代法学, 2013, (06) :3-21
[6]   环境行政复议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J].
张立锋 ;
李俊然 .
河北学刊, 2012, 32 (05) :156-159
[7]   论框架公约——以国际环境条约为例 [J].
张小平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 (04) :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