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词到法律表述词元的转化及争议词元界定研究——一个词典学的视角附视频

被引:1
作者
王东海 [1 ]
郑振峰 [2 ]
机构
[1] 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语文词; 法律表述词元; 争议性词元;
D O I
10.16456/j.cnki.1001-5973.2020.02.013
中图分类号
H136 [现代词汇]; D90-055 [法律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030101 ;
摘要
语文词是在全民语域中使用、有全民语言交际潜势的普通词语。语文词进入法律语域,在立法、司法语境中会被压制进法律专业语义因子或法律表述功能因子,转变为法律表述词元。由语文词转化为法律词元有三种途径。普通语文词进入法律框架情景做表述词元时,普遍存在普通经验义与法律专业规定之间的出入量,难以清晰界定其范畴边界,因其模糊性而产生争议性词元。以司法语境的争议词元——"枪支"的界定为例,可用司法解释释义、法律词典释义、语文词典释义,搭建起由法律图式、百科图式、经验图式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界定模式,其要求包括:三个图式要综合使用;要树立法律图式在界定争议词元操作中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注意争议词元图式特征的发展性;语文词的释义要考虑各种专业应用场景。这最终可从词典学的角度为司法案件中的争议概念的处理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简单罪状的司法认定和解释规则研究——以盗窃罪的司法认定为例 [J].
陈明 ;
赵宁 .
政治与法律, 2013, (04) :52-59
[2]   简单罪状的司法认定和解释规则研究——以盗窃罪的司法认定为例 [J].
陈明 ;
赵宁 .
政治与法律, 2013, (04) :52-59
[3]   范畴三论:经典范畴、原型范畴、图式范畴——论认知语言学对后现代哲学的贡献 [J].
王寅 .
外文研究, 2013, 1 (01) :20-26+98
[4]   范畴三论:经典范畴、原型范畴、图式范畴——论认知语言学对后现代哲学的贡献 [J].
王寅 .
外文研究, 2013, 1 (01) :20-26+98
[5]   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概念刍议 [J].
许国艳 .
社科纵横, 2012, 27 (03) :113-115
[6]   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概念刍议 [J].
许国艳 .
社科纵横, 2012, 27 (03) :113-115
[7]  
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杨寿堪 著, 1983
[8]  
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杨寿堪 著, 1983
[9]  
法律辞典[M]. 法律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法律辞典》编委会, 2003
[10]  
法律辞典[M]. 法律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法律辞典》编委会,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