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藻类种源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杨霞
刘德富
杨正健
机构
[1] 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水华; 藻类种源;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6.037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2008年2月18日—4月17日,在距离香溪河河口约19km处设一野外观测站,对观测站附近一定点进行持续监测,并在观测站进行围隔试验,探索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藻类的种源,揭示水华暴发过程。监测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春季硅藻(Diatom)(主要是针杆藻Synedra、星杆藻Asterionella)水华藻类种源是原地水体,底泥对硅藻水华暴发影响不明显;2008年观测站附近的甲藻(Protoperidiniumsp.)种源不是底泥中的孢囊。2008年春季香溪河库湾水华暴发过程可以分为"复苏—增长—衰亡"三个阶段,其中溶解性硅酸盐(D-Si)和光照是水华藻类复苏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增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则是溶解性硅酸盐(D-Si)和总磷(TP),衰亡阶段由于4月8日骤降暴雨,浊度和降雨量是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051 / 20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的数值模拟分析 [J].
诸葛亦斯 ;
欧阳丽 ;
纪道斌 ;
刘德富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 (05) :18-22
[2]   2004年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的现场调查和分析 [J].
陈翰林 ;
吕颂辉 ;
张传松 ;
朱德弟 .
生态科学, 2006, (03) :226-230
[3]   香溪河库湾春季叶绿素a浓度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韩新芹 ;
叶麟 ;
徐耀阳 ;
蔡庆华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89-94
[4]   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期间水体光学特征及相关分析 [J].
徐耀阳 ;
叶麟 ;
韩新芹 ;
蔡庆华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84-88
[5]   三峡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蔡庆华 ;
胡征宇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7-11
[6]   水动力条件对富营养化影响规律探讨 [J].
李锦秀 ;
杜斌 ;
孙以三 .
水利水电技术, 2005, (05) :15-18
[7]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 [J].
孔繁翔 ;
高光 .
生态学报, 2005, (03) :589-595
[8]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杨顶田 ;
季江 .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347-353
[9]   Role of cold resistance and burial for winter survival and spring initiation of an Ulva spp. (Chlorophyta) bloom in a eutrophic lagoon (Veerse Meer lagoon, The Netherlands) [J].
Kamermans, P ;
Malta, EJ ;
Verschuure, JM ;
Lentz, LF ;
Schrijvers, L .
MARINE BIOLOGY, 1998, 131 (01) :45-51
[10]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富营养化及春季水华研究.[D].叶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