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戈错晚第四纪湖泊发育、湖面变化与藏北高原东南部末次大湖期湖泊演化

被引:18
作者
赵希涛 [1 ,2 ]
赵元艺 [3 ]
郑绵平 [3 ,2 ]
马志邦 [1 ]
曹建科 [4 ]
李明慧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研究实验室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4]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5]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藏北高原; 班戈错; 晚第四纪; 末次大湖期; 湖泊演化; 湖面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班戈错是因湖面阶段性下降而于晚更新世末期从母湖色林错东部分离出来的小离湖。2003年5—7月,我们对班戈湖沿岸进行了详细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湖面高程及6条剖面湖岸阶地的水准测量,并采集了沿岸及邻区的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U系年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班戈错湖岸阶地共6级,其中T1为与色林错分离后所形成,T2至T6的拔湖高度与U系年龄分别为:T2,11.8~29.8m/10.9±1.9~14.8±1.1ka BP;T3,32.4~59.8m/31.1±2.5ka BP;T4,52.4~83.7m/36.3±3.1~38.8±3.7ka BP;T5,82.2~112.9m/35.1±2.9ka B.P.;T6,121.8~139.8m/47.9±3.8ka B.P.,色林错各阶地的高度则应减去与班戈错湖面的高差9m。色林错—班戈错沿岸与纳木错沿岸的6级湖岸阶地在形成时代上可以很好地对比。此外,在藏北高原东南部,还发现了多处晚更新世早中期的高位湖相沉积。据此,可以将藏北高原东南部自MIS5以来的末次大湖期的湖泊演化,划分为125~30ka BP/MIS5e~MIS3a的羌塘大湖期和30~0ka BP/MIS2~1的藏北湖群期。前者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25~96ka BP/MIS5e~c的羌塘大湖亚期,96~75ka BP/MIS5b~a的羌塘东湖亚期,75~37ka BP/MIS4~MIS3a的大湖退缩亚期及37~30ka BP/MIS3a残留大湖亚期。后者则可分为30~10ka BP/MIS2的湖泊咸化亚期和10~0ka BP/MIS1的盐湖发育亚期。本文还根据自1959年以来历年所测的地形图、遥感图像或数据、水位观测记录、三次水深测量和2003年5月26日的湖水位高程测量等资料,勾绘了班戈错近50年来的湖岸线变迁和湖面高程变化曲线图。研究表明,自1959年至2003年9月的近50年间,班戈错湖面总体上升,但其间经历了先降后升再略有下降的过程,即自1959年至1973年或稍晚,班戈错一直收缩、湖面下降了0.25m,此后湖面总体上升,其幅度可达1.75m。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西藏班戈错近50年来的湖面变化
    赵元艺
    赵希涛
    郑绵平
    李文智
    曹建科
    李明惠
    [J]. 地质学报, 2006, (06) : 876 - 884
  • [2] 西藏错鄂及邻区晚更新世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
    赵希涛
    吴中海
    胡道功
    严富华
    马志邦
    麦学舜
    鄢犀利
    [J]. 地球学报, 2005, (04) : 291 - 298
  • [3] 西藏色林错湖面增长遥感信息动态分析
    杨日红
    于学政
    李玉龙
    [J]. 国土资源遥感, 2003, (02) : 64 - 67
  • [4] 藏北地区色林错、班戈错湖盆扩张及现代裂陷活动
    吕鹏
    曲永贵
    李庆武
    王洪双
    [J]. 吉林地质, 2003, (02) : 15 - 19
  • [5]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施雅风
    沈永平
    李栋梁
    张国威
    丁永建
    胡汝骥
    康尔泗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 152 - 164
  • [6] 西藏纳木错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与湖面变化
    赵希涛
    朱大岗
    严富华
    吴中海
    马志邦
    麦学舜
    [J].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 41 - 52
  • [7]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铀系年代学研究
    马志邦
    赵希涛
    朱大岗
    吴中海
    [J]. 地球学报, 2002, (04) : 311 - 316
  • [8]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
    赵希涛
    朱大岗
    吴中海
    马志邦
    [J]. 地球学报, 2002, (04) : 329 - 334
  • [9]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
    沈永平
    胡汝骥
    [J]. 冰川冻土, 2002, (03) : 219 - 226
  • [10] 西藏纳木错与仁错-久如错连通的地质记录
    赵希涛
    朱大岗
    吴中海
    刘琦胜
    [J].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 195 -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