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李怀恩
史淑娟
党志良
肖燕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机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陕西水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构建受水区补偿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对跨流域调水生态服务市场的形成及饮用水源的保护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论文以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为研究对象,分析陕西水源区保护生态环境与生存权、发展权的矛盾,明确了生态补偿的思路、客体、主体;计算分析了陕西水源区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及受水区与水源区之间的补偿资金的分摊比例;依据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法律条文及陕西水源区生态功能区的特点提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补偿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764 / 17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量分担方法研究 [J].
史淑娟 ;
李怀恩 ;
林启才 ;
党志良 .
水利学报, 2009, (03) :268-273
[2]   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郭潇 ;
方国华 ;
章哲恺 .
水利学报, 2008, (09) :1125-1130+1135
[3]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J].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态补偿机制课题组 .
环境保护, 2007, (14) :53-54
[4]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为例 [J].
俞海 ;
任勇 .
资源科学, 2007, (02) :28-33
[5]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J].
张惠远 ;
刘桂环 .
环境保护, 2006, (19) :49-54
[6]   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J].
刘桂环 ;
张惠远 ;
万军 ;
王金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120-124
[7]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J].
周大杰 ;
董文娟 ;
孙丽英 ;
石缎花 ;
齐晔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31-135
[8]   调水工程的发展及趋势 [J].
娄广艳 ;
周孝德 ;
韩娜娜 .
水利发展研究, 2004, (09) :43-45
[9]  
京津水源涵养地水权制度及生态经济模式研究.[M].王岳森; 著.科学出版社.2008,
[10]  
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设计.[M].任勇等; 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