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干线公路网络通达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玉森 [1 ]
王利 [1 ,2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最短路径; 通达系数; 速度指标; 空间格局; 公路交通圈; 辽宁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42 [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以辽宁省干线公路网络和14个地市、21个主要县市为研究对象,以最短距离原则为基础,选取距离、时间和通达性系数来衡量城市通达性水平的高低;以行车速度为指标,得到不同速度下通达性水平的空间格局;在100km/h的行车速度下,计算一个城市在1h、2h、3h、5h内连接的城市数目,并对通达性水平的特点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5个城市的通达性水平呈现出"同心圈"结构,"核心—外围"模式明显。以沈阳和鞍山为核心,由核心向外围通达性水平逐步降低,且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通达性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通达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的几年里辽宁省将逐渐形成5个交通圈,同时实现"一个工作日,全省通达"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陕西省城市竞争力及其通达性比较研究 [J].
李九全 .
地理科学, 2008, (04) :471-477
[2]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6) :726-731
[3]   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 [J].
刘承良 ;
丁明军 ;
张贞冰 ;
张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6) :96-108
[4]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35-1246
[5]   我国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通达性比较研究 [J].
张智林 ;
蒋海荣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95-498
[6]   城市交通运输地理发展趋势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科学, 2006, (01) :111-117
[7]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6) :25-32
[8]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 [J].
罗鹏飞 ;
徐逸伦 ;
张楠楠 .
经济地理, 2004, (03) :407-411
[9]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10]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J].
金凤君 .
地理研究, 2001, (01)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