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土壤、旱作土壤、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和特点

被引:28
作者
丁昌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关键词
氧化还原状况; 原位测定; 自然土壤; 旱作土壤; 水稻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原位测定资料作基础,首次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主要自然土壤、旱作土壤和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自然土壤、旱作土壤同属于氧化性土壤,Eh为440~730mV,还原性物质量相当于Mn2+0.00~4.01×10-5molL-1,一年内基本上处于氧化状态,物质转化迁移微弱;水稻土的Eh为670~-70mV,还原性物质量相当于Mn2+0.01~17.8×10-5molL-1,变动范围从氧化性到还原性,氧化还原状况随水分条件而周期性变化,物质转化迁移的强度和速度远甚于前两者;依据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可将其划分为氧化性、氧化还原性、还原性三种类型;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特点为:Eh与还原性物质量之间相关性良好、具水平带谱和垂直带谱分异、不均一性显著、变动的范围宽和变化的可逆性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J].
丁昌璞 ;
李九玉 .
干旱区研究, 2006, (04) :515-520
[2]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空间分异和特征 [J].
丁昌璞 ;
保学明 ;
潘淑贞 ;
吴又先 .
土壤学报, 1993, (03) :289-296
[3]   鼎湖山、尖峰岭和那大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J].
丁昌璞 ;
吴又先 .
土壤学报, 1991, (03) :295-301
[4]  
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于天仁等著, 1996
[5]  
生命科学和土壤学中几个领域的研究进展[M]. 农业出版社 , 李阜棣等 主编, 1993
[6]  
中国水稻土[M]. 科学出版社 , 李庆逵主编, 1992
[7]  
土壤和水研究中的电化学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于天仁等编著, 1991
[8]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 1987
[9]  
水稻土的物理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于天仁 著, 1983
[10]  
电化学方法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于天仁等 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