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冷涡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性阴雨和突发性强对流的重要天气系统。利用1979~2009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格点降水资料,定义了一个客观描述东北冷涡活动的指数(NECVI),并基于该指数分析了东北冷涡活动的低频特征及其与相关环流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活动具有显著的10~30天振荡周期。与东北冷涡活动相关的大气环流的10~30天振荡和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具有明显的锁相关系,对雨带的位置起着重要的调制作用,在东北冷涡及其相关低频环流由西北向东南的移动过程中,我国东部也经历一次由北至南的降水过程。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东北冷涡的低频活动与中高纬大气环流遥相关型的关系。与东北冷涡相联系的低频环流是夏季低频欧亚(EU)型遥相关波列的一部分,低频欧亚型(EU型)与东亚/太平型(EAP型)遥相关波列在东亚地区交汇,并通过波列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东北冷涡低频系统的移向和移速,进而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位置与维持时间。因而前期EU型和EAP型低频波列的发展情况可能预示着后期中国东部各个区域降水的演变。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提高我国东部强降水的1~2周延伸期天气预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