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冬、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比研究

被引:18
作者
乔娟 [1 ,2 ]
张强 [1 ]
张杰 [1 ]
王胜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西安市气象局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大气边界层结构; 冬、夏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6年6月28日至7月17日和2007年1月1日至1月10日敦煌加强观测期的探空资料,对比分析了位于西北干旱区的敦煌荒漠冬、夏季大气边界层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分析认为,该地区冬、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一致,但夏季边界层的厚度明显大于冬季。夏季,白天对流边界层顶最高超过3500m,夜间稳定边界层的最大高度平均达到900m左右,而冬季,对流边界层和稳定边界层日最大高度分别较夏季低约2350m和500m,这说明西北干旱区夏季晴天的确存在极端深厚的大气边界层,但这种超厚大气边界层现象在冬季并不出现。冬、夏季大气比湿和风速在边界层的分布特征符合一般规律,夏季比湿普遍大于冬季,且夏季大气比湿随高度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冬季。冬季从地表开始就出现逆湿现象,夏季逆湿则出现在60~100m高度范围内。冬、夏季白天与夜间的风速均能呈现出Ekman螺线特征,且夏季地转风风速值与地转偏差均远高于冬季。
引用
收藏
页码:422 / 4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夏季不同天气背景条件下黑河中游不同下垫面的辐射特征 [J].
陈世强 ;
吕世华 ;
奥银焕 ;
张宇 ;
马恒 ;
李锁锁 ;
尚伦宇 ;
马迪 .
中国沙漠, 2008, (03) :514-518
[2]   敦煌和酒泉夏季晴天和阴天边界层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J].
谷良雷 ;
胡泽勇 ;
吕世华 ;
姚济敏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871-878
[3]   极端干旱荒漠区典型晴天大气热力边界层结构分析 [J].
张强 ;
赵映东 ;
王胜 ;
马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11) :1150-1159
[4]   极端干旱荒漠地区大气热力边界层厚度研究 [J].
张强 .
中国沙漠, 2007, (04) :614-620
[5]   石河子垦区沙漠和绿洲下垫面生态条件下能量交换特征 [J].
塔依尔 ;
吕新 ;
杨利勇 .
中国沙漠, 2007, (03) :478-482
[6]   南京城市化进程对大气边界层的影响研究 [J].
陈燕 ;
蒋维楣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66-73
[7]   黑河绿洲区不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大涡模拟研究 [J].
姜金华 ;
胡非 ;
角媛梅 .
高原气象, 2005, (06) :857-864
[8]   论特强沙尘暴(黑风)的物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 [J].
张强 ;
王胜 .
中国沙漠, 2005, (05) :675-681
[9]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辐射特征分析 [J].
杨兴国 ;
马鹏里 ;
王润元 ;
杨启国 ;
刘宏谊 .
中国沙漠, 2005, (01) :57-64
[10]   初夏敦煌荒漠戈壁大气边界结构特征的一次观测研究 [J].
张强 ;
卫国安 ;
侯平 .
高原气象, 2004, (05) :58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