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29
作者
李宏义 [1 ]
姜振学 [1 ]
庞雄奇 [1 ]
罗群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优势通道; 油气运移; 砂体展布; 古流体势; 断层倾角; 柴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研究对于追踪油气运移方向和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柴北缘地区输导层砂体展布、主要成藏期古流体势、断层倾角和区域盖层分割槽等地质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级差优势、流向优势、流压优势和分割槽优势等4种类型优势通道的分布特征以及对油气运移的单因素控制作用,然后进行多因素叠加,综合分析在4种优势通道共同作用下柴北缘地区的油气优势运移方向,进而优选勘探目标.结果表明:冷湖-南八仙构造带具有阿尔金斜坡、赛什腾、鱼卡-南八仙3个大规模沉积体系的级差优势通道,同时流压优势通道、分隔优势通道和流向优势通道分布范围广,并且处于昆特依凹陷和伊北凹陷油气的运移指向区,使得该构造带成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其次是鄂博梁Ⅰ号-葫芦山构造带;冷湖七号东、西高点深层构造和葫芦山构造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类型及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姜振学
    庞雄奇
    曾溅辉
    王洪玉
    罗群
    [J]. 地学前缘, 2005, (04) : 507 - 516
  • [2]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点
    高先志
    马达德
    刘震
    汪立群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 707 - 712
  • [3] 油气运移基础理论与油气勘探
    李明诚
    [J]. 地球科学, 2004, (04) : 379 - 383
  • [4]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高先志
    陈发景
    [J]. 地球科学, 2002, (06) : 757 - 762
  • [5] 柴达木盆地北缘盖层地质特点及封盖性评价
    洪峰
    余辉龙
    宋岩
    夏新宇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 8 - 11+15
  • [6]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划分及评价
    彭立才
    杨慧珠
    刘兰桂
    吕宗伦
    保吉成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 178 - 181
  • [7]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作用
    曾联波
    金之钧
    汤良杰
    李京昌
    由福报
    张兵山
    [J]. 地球科学, 2001, (01) : 54 - 58
  • [8] 有效运聚通道的提出与确定初探
    王震亮
    陈荷立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1999, (01) : 73 - 77
  • [9] 党玉琪等著.柴达木盆地北缘石油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 [10] 庞雄奇等著.油气成藏定量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