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玉米施氮量对后茬小麦土壤剖面硝态氮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王启现 [1 ]
王璞 [1 ]
王秀玲 [1 ]
翟志席 [1 ]
刘岩一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土壤硝态氮含量; 籽粒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下,玉米品种“郑单958”(植株密度9株/m2)和小麦品种“93-9”(基本苗704株/m2),冬小麦基施144 kg N/hm2,研究了玉米5个施N量(0、90、1802、70和360 kg/hm2)对后茬小麦期间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无机氮总量,以及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氮相比,玉米施氮显著增加小麦季0200cm土壤硝态氮含量;自拔节起,040cm、0130cm和0200cm硝态氮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在硝态氮含量较高的小区增幅也大。(2)轮作一周期后,不施氮和施氮360 kg/hm2显著影响0130cm和0200cm无机氮总量,但在90270 kg/hm2之间,施氮量的影响不明显。(3)施氮小于180 kg/hm2时,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和籽粒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但不明显。(4)与不施氮相比,施氮90 kg/hm2的小麦产量和麦玉轮作总产均增加但不明显,施氮180 kg/hm2均显著增加,施氮270kg/hm2与180kg/hm2无明显差异。本试验条件下,夏玉米施氮90180 kg/hm2是适宜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75 / 22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华北地区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动态与残留 [J].
吴永成 ;
周顺利 ;
王志敏 ;
罗延庆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20-1625
[2]   两种作物对土壤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利用的差异 [J].
张丽娟 ;
巨晓棠 ;
高强 ;
张福锁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2) :333-340
[3]   施氮时期对玉米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及氮盈亏的影响 [J].
王启现 ;
王璞 ;
申丽霞 ;
王秀玲 ;
张红芳 ;
翟志席 .
生态学报, 2004, (08) :1582-1588
[4]   减量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氮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J].
刘学军 ;
巨晓棠 ;
张福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58-462
[5]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高肥力土壤的持续供氮能力 [J].
武俊喜 ;
陈新平 ;
贾良良 ;
张福锁 ;
V.Rmheld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1) :1-5
[6]   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效应及氮素平衡研究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1) :1361-1368
[7]   冬小麦施氮对下茬夏玉米的后效 [J].
黄生斌 ;
陈新平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54-58
[8]   玉米氮效率遗传改良及其应用 [J].
张福锁 ;
米国华 ;
刘建安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02) :12-17
[9]  
鲍士旦主编.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0]  
李建民等著.冬小麦水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