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被引:15
作者
刘大均 [1 ,2 ]
谢双玉 [1 ,2 ]
陈君子 [1 ,2 ]
胡静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关键词
分形; 武汉城市圈; 景区系统; 空间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TU984.18 [特殊分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具有沿河流、交通、城市分布的特征,集聚态分布格局明显。运用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存在明显的无标度区,空间结构是分形的。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中心性较为明显,多分形结构凸出,空间结构较为复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是以武汉、咸宁、黄冈、麻城等主要城市为节点,通过系统内部的长江、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等线状要素进行能量传递而展开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轴线分布特征,空间相互作用较强,旅游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对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现状分析和分形刻画的基础上,认为"K"形空间发展结构是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最佳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76 / 12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区空间结构测评与优化——以云南丽江市古城区为例 [J].
苏章全 ;
明庆忠 ;
陈英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5) :103-107
[2]   基于分形维数的湖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J].
崔大树 ;
孙杨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337-343
[3]   长三角地区旅游圈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聚集分形特征 [J].
戴学军 ;
丁登山 ;
林岚 .
地理研究, 2010, 29 (12) :2189-2200
[4]   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基于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统计分析 [J].
黄远水 ;
陈钢华 ;
伍弦 .
经济地理, 2010, 30 (07) :1195-1199
[5]   武汉城市圈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 [J].
袁俊 ;
余瑞林 ;
刘承良 ;
蒋永业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324-328
[6]   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 [J].
王恒 ;
李悦铮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1) :84-89
[7]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 [J].
李传武 ;
张小林 ;
吴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0, (01) :1-6
[8]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网格分形维数研究 [J].
戴学军 ;
庄大昌 ;
丁登山 .
人文地理, 2009, (04) :120-123+37
[9]   基于聚集分形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J].
高元衡 ;
王艳 .
旅游学刊, 2009, 24 (02) :52-58
[10]   “红三角”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分形研究 [J].
聂坚 ;
白永平 ;
孙克 ;
王世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5) :67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