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机械栽植早稻两优287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赵锋 [1 ,2 ]
程建平 [1 ]
汪本福 [1 ]
章秀福 [2 ]
吴德军 [3 ]
李亮 [3 ]
游爱兵 [4 ]
张旅峰 [5 ]
章桃娟 [6 ]
机构
[1] 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 长江大学农学院
[4]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
[5] 湖北省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 浠水县农业局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早稻; 机械栽植; 根系特征; 产量;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3.07.059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明确氮肥运筹对早稻两优287机械栽植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在总施氮量(纯氮)为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7:3:0(N1)、6:3:1(N2)、5:3:2(N3)、4:3:3(N4)和3:3:4(N5)5个氮肥运筹模式,分析水稻根系形态与伤流量、叶绿素、茎鞘干物质转运和产量构成因素等状况。结果表明,①各处理间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均以N3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以N5最低,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也均达显著水平。②随着氮肥的后移,水稻总根长和根比表面积呈降低趋势,根数和根干重以N3最大,其根系伤流量也最大。③N5水稻叶片SPAD值灌浆期和收获期相对较高,出现贪青现象。④N3和N4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较低,叶片干物质输出率为负值。从而得知,早稻两优287机械栽植,在基肥、分蘖肥、穗肥中氮比例为5:3:2时有利于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形成有效利用养分的根系特征、促进叶片光合能力的发挥,最终取得较高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505 / 15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机械插秧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两优1528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
    张再君
    赵锋
    汪光友
    杨如辉
    李家普
    王启均
    [J]. 杂交水稻, 2011, 26 (06) : 69 - 73
  • [2] 水稻氮肥精确后移及其机制
    张洪程
    吴桂成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吕修涛
    万靓军
    黄银忠
    [J]. 作物学报, 2011, 37 (10) : 1837 - 1851
  • [3]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品质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关系
    杨建昌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01) : 36 - 46
  • [4] 施氮量对稻麦干物质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张均华
    刘建立
    张佳宝
    赵夫涛
    程亚南
    王伟鹏
    [J]. 作物学报, 2010, 36 (10) : 1736 - 1742
  • [5] 集约化稻田养分均衡调控研究
    丁能飞
    郭彬
    林义成
    刘琛
    傅庆林
    李建强
    [J].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22 (03) : 349 - 353
  • [6] 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呈现加速发展势头
    张汉夫
    [J]. 现代农业装备, 2010, (Z1) : 95 - 96
  • [7] 水稻超高产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
    薛亚光
    杨建昌
    [J]. 作物杂志, 2009, (06) : 8 - 12
  • [8] 不同施氮条件下2个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性
    潘兴书
    冯跃华
    赵田径
    韩钢钢
    田晋文
    [J].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04) : 726 - 730
  • [9] 水稻根系与氮素吸收利用之研究进展
    樊剑波
    张亚丽
    万小羽
    沈其荣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2) : 236 - 240
  • [10] 籼稻品种的氮素累积量与根系性状的关系
    张岳芳
    王余龙
    张传胜
    董桂春
    杨连新
    黄建晔
    龙银成
    [J]. 作物学报, 2006, (08) : 1121 -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