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长江上游干支流悬移质含沙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被引:20
作者:
许炯心
[1
]
孙季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西南科技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悬移质含沙量;
水沙变化;
水土保持;
长江上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河流含沙量的变化是流域自然与人文因子变化的反映。以长江上游干支流1956~2000年的水沙和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时间系列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干流宜昌站和4条主要支流含沙量的变化不是同步的,4条主要支流含沙量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变化图形。流域面平均年降水量的变化,仅能解释含沙量变化的15.86%37.21%,说明气候因素的变化不是长江干支流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运用双累积曲线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活动(如水库修建,交通、矿山和城市建设,水土保持,植被破坏和恢复等)对含沙量变化的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在不同的流域有较大差异。与4条主要支流相比,长江干流宜昌站含沙量的变化较小,反映了尺度效应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屏山、高场、北碚、武隆4站的年均含沙量变化对宜昌站年均含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8.5%、12.6%、44.2%和14.7%。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42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