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湿润区水分收支的气候特征

被引:10
作者
廖荣伟 [1 ,2 ]
赵平 [3 ,4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7] 不详
关键词
东亚季风湿润区; 水汽输送; 水分收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1958-2007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别从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以及区域内降水量与蒸发量差计算东亚季风湿润区的水分收支,分析其差异特征,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计算的水分收支距平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71和0.81,误差ε百分率分别为17.4%,44.1%和44%,其中利用水汽通量和散度计算得到的季风湿润区水分收支结果很接近。总体上看,整个区域全年表现为水分收入,春季和夏季的水分收入贡献最大,秋季和冬季贡献较小。在水汽经向输送中,南边界为主要的水汽输入区。从水汽输送计算的水分收支垂直分布来看,多年平均气候态下整个区域除850 hPa存在水分支出外,其余各层均为水分收入,3种方法计算的水分收支在4个季节的年际变化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中国春季典型降水异常及相联系的大气水汽输送
    张洁
    周天军
    宇如聪
    辛晓歌
    [J]. 大气科学, 2009, (01) : 121 - 134
  • [2] 夏季风期间长江流域的水汽输送状态及其年际变化
    赵瑞霞
    吴国雄
    张宏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6) : 1670 - 1681
  • [3]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王劲松
    陈发虎
    靳立亚
    魏锋
    [J]. 冰川冻土, 2008, (02) : 224 - 233
  • [4] 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水汽收支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施小英
    施晓晖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8, (01) : 41 - 46
  • [5] 长江流域水分收支以及再分析资料可用性分析
    赵瑞霞
    吴国雄
    [J]. 气象学报, 2007, (03) : 416 - 427
  • [6] 中国东部水分收支的初步分析
    张文君
    周天军
    宇如聪
    [J]. 大气科学 , 2007, (02) : 329 - 345
  • [7] 近40年我国东部降水持续时间和雨带移动的年代际变化
    赵平
    周秀骥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 548 - 556
  • [8] 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以及再分析资料可用性分析
    赵瑞霞
    吴国雄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3) : 316 - 324
  • [9]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雨型的划分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孙林海
    赵振国
    许力
    陈国珍
    李维京
    王永光
    刘海波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S1) : 56 - 62
  • [10] 长江流域水汽收支与高原水汽输送分量“转换”特征
    苗秋菊
    徐祥德
    张胜军
    [J]. 气象学报, 2005, (01) : 93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