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环境规制与全过程管理——来自“十五”与“十一五”的比较

被引:4
作者
张平淡 [1 ]
何晓明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境技术; 环境规制; 全过程管理; 工业粉尘; 迪氏分解法;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4.01.004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105 ;
摘要
"十一五"起,中国提出要在生产领域推动由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入手,利用对数平均的迪氏分解法(LMDI)将工业粉尘排放强度降低分解为源头防治、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3个部分,检验从"十五"到"十一五"全过程管理实现与否。研究发现:从"十五"到"十一五",中国开始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型,源头防治效果得到明显优化。实现全过程管理的地区从"十五"期间的8个增加至"十一五"期间的18个,而且有别于"十五"期间工业粉尘全过程管理效果主要源自环境技术转移的增加和环境执法力度的强化,"十一五"期间则主要归功于环境自主技术创新。因此,有必要大力推进环境技术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快推动污染治理,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工业COD全过程管理效果检验——来自LMDI的分解结果 [J].
杜雯翠 .
中国软科学, 2013, (07) :77-85
[2]   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 [J].
马晓微 ;
崔晓凌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5) :1-5
[3]   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中的环境风险及对策 [J].
林群慧 ;
陈冠益 ;
范志华 ;
彭锦星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7) :807-811
[5]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J].
张成 ;
陆旸 ;
郭路 ;
于同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113-124
[6]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地区差异分解分析 [J].
李荔 ;
毕军 ;
杨金田 ;
严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34-38
[7]   中国工业行业SO排放强度因素分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FDI产业前后向联系的分析 [J].
陈媛媛 ;
李坤望 .
管理世界, 2010, (03) :14-21
[8]   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 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在2006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J].
周生贤 .
环境保护, 2006, (09) :4-15
[9]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ollution from US Manufacturing[J] . Arik Levins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9 (5)
[10]  
Handling zero values in the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 approach[J] . B.W. Ang,Na Liu.Energy Policy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