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洪湖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21
作者
李雅娟 [1 ]
田萍萍 [1 ]
李莹 [1 ]
印杰 [2 ]
荒井克俊 [3 ]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3] 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水产科学研究院
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
关键词
泥鳅; 倍数性; 染色体组型; 主成分; 形态特征;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2009.03.008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三倍体泥鳅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四倍体泥鳅4n=100,核型公式为20m+8sm+72t,NF=128;2)5个比例性状测量结果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很接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与三倍体在眼后头长/体长(PL/SL)、后头部到鳃的距离/体长(LOOSR/SL)、背鳍前端到尾鳍的距离/体长(LODO-CB/SL)3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后半部差异所致;(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洪湖二倍体和四倍体相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三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种质研究.[M].李思发等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张尧庭;方开泰著;.科学出版社.1982,
[3]   Morphometric variation of wild trout populations from northwestern Mexico (Pisces: Salmonidae) [J].
Ruiz-Campos, G ;
Camarena-Rosales, F ;
Varela-Romero, A ;
Sánchez-Gonzáles, S ;
De La Rosa-Vélez, J .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2003, 13 (01) :91-110
[4]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ve capacity of natural triploid individuals and occurrence of unreduced eggs as a cause of polyploidization in the loach,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J].
Quanqi Zhang ;
Katsutoshi Arai .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1999, 46 :153-161
[5]   2种鉴定泥鳅多倍体方法的比较 [J].
高泽霞 ;
王卫民 ;
周小云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4) :524-527
[6]   7个不同翘嘴红鲌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J].
王伟 ;
陈立侨 ;
顾志敏 ;
彭士明 ;
李云凯 .
淡水渔业, 2007, (03) :40-44
[7]   中华鮡与前臀鮡的形态差异和物种有效性 [J].
姚景龙 ;
陈毅峰 ;
李堃 ;
严云志 .
动物分类学报, 2006, (01) :11-17
[8]   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染色体组型比较 [J].
印杰 ;
赵振山 ;
陈小奇 ;
李艳秋 ;
朱丽亚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4) :469-472
[9]   鲂属鱼类形态度量学研究 [J].
蔡鸣俊 ;
张敏莹 ;
曾青兰 ;
刘焕章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6) :631-635
[10]   尼罗罗非鱼品系间形态差异分析 [J].
李思发 ;
李晨虹 ;
李家乐 .
动物学报, 1998, (04)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