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国家国际旅游发展特征及其对比

被引:6
作者
胡文海 [1 ]
朱晓华 [2 ]
蒋文燕 [2 ]
机构
[1]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旅游; 中国; 周边国家; 国家战略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62 [中国航空运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地缘因素,根据国际旅游组织提供的权威资料,以中国为中心参照物,将中国与日本、韩国等18个邻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旅游大市场,定量对比分析了19个国家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基于国家战略利益思考,揭示了中国在发展入境旅游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在19国中位居第一,年均所在国旅游花费在19国中位居第二,出境旅游人数位居第三,三者在总体上随时间均呈现出递增趋势,中国在各国中增长幅度最大;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中国年均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入境旅游花费远低于日本、韩国与泰国;中国入境旅游花费占GDP份额在各国中位居第八,总体上呈现出递减趋势;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位居第三,在他国旅游花费位居第二。进而指出日本、韩国、泰国已成为中国发展与开拓亚太(东盟、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入境旅游市场所面临的三大主要竞争对手。最后,还探讨性地提出了当前以"惠邻"、"睦邻"、"安邻"为核心的我国参与周边区域国际旅游合作的国家战略选择模式,认为我国应将发展国际旅游作为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重要桥梁与优先纽带,从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予以积极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285 / 12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黄秀娟 .
科技和产业, 2007, (06) :41-45
[2]   云南省国际旅游业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地位分析——基于次区域国际游客离境调查 [J].
邓小海 ;
仇学琴 .
旅游学刊, 2006, (03) :20-23
[3]   促进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 加强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对策探讨 [J].
顾华详 .
百色学院学报, 2006, (01) :53-58
[4]   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的特点及西双版纳对策 [J].
徐红罡 ;
保继刚 ;
周常春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06) :60-64+75
[5]   国家战略视野中的亚太区域旅游合作 [J].
舒伯阳 ;
余日季 .
当代亚太, 2005, (10) :23-27
[6]   我国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加强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战略思考 [J].
贺星岳 ;
顾华详 .
宁夏社会科学, 2005, (05) :34-39
[7]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研究 [J].
潘顺安 ;
刘继生 .
旅游科学, 2005, (04) :1-6
[8]   云南省旅游业总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 [J].
赵书虹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4) :38-40
[9]   跨境旅游资源国际合作开发探讨——以黑龙江中俄边境段为例 [J].
赵明 ;
郑喜珅 .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04) :86-93
[10]   旅游业产业地位衡量指标的若干理论思考 [J].
宋子千 ;
郑向敏 .
旅游学刊, 2001, (04)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