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标下我国产业结构低碳优化: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

被引:1
作者
张云 [1 ]
邓桂丰 [2 ]
机构
[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开放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
[2]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低碳化; 排放强度;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4.02.016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面临国际气候谈判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减排压力,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明确的2020年量化减排目标。通过构建工业行业双目标模型,模拟分析我国在排放强度约束、水资源约束、就业约束、行业产值上下限约束以及非负约束等条件下实现既定减排目标的工业产值和就业人数最大值,结果证实产业结构低碳化是实现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调整参数值的模拟则证实一定条件下产值增大有助于实现排放强度减少这一相对量减排目标。因此,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在保持工业增长的同时注重工业结构低碳化升级,而严格控制高排放行业增长率是未来时期经济低碳转型的突破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4+155 +1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京都议定书》附件B国家碳排放权贸易与利益分配研究 [J].
张云 ;
杨来科 .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2, 26 (05) :89-96
[3]   上海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研究 [J].
伍华佳 .
科学发展, 2012, (05) :15-17
[4]   中国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与预测 [J].
薛勇 ;
郭菊娥 ;
孟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5) :106-112
[5]   外贸隐含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I-O SDA模型的分析 [J].
黄敏 ;
刘剑锋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4) :94-103
[6]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8]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张友国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20-133
[9]   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与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 [J].
陈迎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10, (01) :46-51
[10]   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体系构建——推动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 [J].
冯碧梅 ;
刘传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3) :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