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对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一种实践解读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雅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坚
机构
: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 03期
关键词
:
期望理论;
企业;
科技创新人才;
激励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701 ;
070104 ;
摘要
:
科技创新人才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源和动力所在,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依据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的期望理论,分析期望理论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含义和变化,运用到如何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中,得到关于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现阶段发展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孙海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商学院
孙海涛
.
特区经济,
2005,
(01)
:78
-79
[2]
论激励的正作用与反作用
[J].
岳林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岳林康
.
科技与管理,
2004,
(06)
:115
-118
[3]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初探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华
.
经济师,
2003,
(12)
:134
-135
[4]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对策研究
[J].
单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大学理学院,江苏大学人事处,江苏大学科技处江苏镇江,江苏镇江,江苏镇江
单红梅
;
张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大学理学院,江苏大学人事处,江苏大学科技处江苏镇江,江苏镇江,江苏镇江
张成华
;
胡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大学理学院,江苏大学人事处,江苏大学科技处江苏镇江,江苏镇江,江苏镇江
胡恩华
.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
(03)
:42
-45
[5]
期望理论述评
[J].
袁勇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苏州
袁勇志
;
奚国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苏州
奚国泉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45
-49
[6]
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俄)В.Л.伊诺泽姆采夫著, 2004
←
1
→
共 6 条
[1]
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现阶段发展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孙海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商学院
孙海涛
.
特区经济,
2005,
(01)
:78
-79
[2]
论激励的正作用与反作用
[J].
岳林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岳林康
.
科技与管理,
2004,
(06)
:115
-118
[3]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初探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华
.
经济师,
2003,
(12)
:134
-135
[4]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对策研究
[J].
单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大学理学院,江苏大学人事处,江苏大学科技处江苏镇江,江苏镇江,江苏镇江
单红梅
;
张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大学理学院,江苏大学人事处,江苏大学科技处江苏镇江,江苏镇江,江苏镇江
张成华
;
胡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大学理学院,江苏大学人事处,江苏大学科技处江苏镇江,江苏镇江,江苏镇江
胡恩华
.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
(03)
:42
-45
[5]
期望理论述评
[J].
袁勇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苏州
袁勇志
;
奚国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苏州
奚国泉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45
-49
[6]
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俄)В.Л.伊诺泽姆采夫著, 20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