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成藏条件与机制

被引:10
作者
段毅
彭德华
张辉
吴保祥
郑朝阳
王传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E1油藏; 成藏条件; 形成机制;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1.02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为盐湖相未成熟—低成熟原油,属于典型的原油成因类型。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西部最大的油田。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诸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油田中E13 油藏的形成条件,动态地探讨了油藏的形成机制,为该油藏的成因认识和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极性化合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段毅 ;
王智平 ;
张晓宝 ;
张辉 ;
周世新 .
地质学报, 2003, (03) :414-422
[2]   柴达木盆地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与成因类型 [J].
段毅 ;
彭德华 ;
张晓宝 ;
周世新 ;
王智平 ;
张辉 .
沉积学报, 2003, (02) :355-359
[3]   柴达木西部第三纪盆地陆相层序与油气分布规律 [J].
付国民 ;
苏建平 ;
李永军 ;
石京平 .
矿物岩石, 2002, (02) :81-86
[4]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 [J].
康永尚 ;
邱楠生 ;
吴文旷 ;
樊洪海 .
石油学报, 2000, (05) :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