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滑县一带煤田地质特征

被引:2
作者
李万忠 [1 ,2 ]
宋克金 [1 ]
范军 [1 ]
机构
[1]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2]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队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煤田; 濮阳; 河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河南省濮阳-滑县一带煤田位于华北陆块南部华北坳陷之内黄凸起,地层分区属华北区华北平原分区豫北小区。通过地震剖面工作,在其控制的范围内,经过钻探验证,普遍存在二1煤层,其底板标高为-1000 m~-1650 m,含煤地层是一个走向北东的单斜,向西南倾伏,倾角为6°~8°。二1煤底板为深灰色致密泥岩或为砂质泥岩;顶板为炭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二1煤层厚度5.15 m~8.50 m。煤质以亮型、半亮型块状煤为主,属低硫中低灰分高发热量的优质煤。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河南省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溪组沉积时期古地理特征 [J].
陈守民 ;
张璐 ;
胡斌 ;
宋慧波 ;
刘顺喜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2) :127-138
[2]   北京西山潭柘寺地区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研究 [J].
周园园 ;
邵龙义 ;
贺聪 ;
鲁静 ;
姚志禄 ;
马骉 ;
苏珅 .
中国煤炭地质, 2011, 23 (03) :5-10
[3]   河南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J].
胡斌 ;
周方 ;
宋慧波 .
古地理学报, 2010, 12 (05) :577-588
[4]   荥巩煤田二1煤层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曹代功 .
中国煤炭地质, 2009, 21 (06) :34-39
[5]   华北晚古生代煤系古地理演化 [J].
魏怀习 .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4) :14-15
[6]   安鹤煤田二1煤层煤变质规律探讨 [J].
王振芬 ;
马黎明 .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1) :18-19+25
[7]  
环渤海湾西部石炭系—二叠系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研究.[M].邵龙义; 何志平; 鲁静; 著.地质出版社.2008,
[8]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地质学研究.[M].尚冠雄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9]  
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M].郭熙年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