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程电针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区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张天生 [1 ]
杨露 [2 ]
胡荣 [2 ]
乔秀兰 [2 ]
杨馨 [2 ]
刘旭光 [2 ]
机构
[1]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电针; 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Glu; Asp;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7.04.005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区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时程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异,为缺血性中风选择最佳电针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对照组、MCAO模型组、电针10 min组、电针30 min组、电针60 min组。制作可逆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再灌注前不同时程电针"百会""水沟",刺激强度3.5 mA,频率2 Hz,连续波。高效液相法检测大鼠MCAO再灌注区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各组梗死区脑组织Glu含量都明显降低(P<0.05);电针60 min时程能有效降低Asp含量(P<0.05)。结论:达到一定的电针时间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刺激参数及其组合对电针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效应的影响 [J].
杨静 ;
熊利泽 ;
王强 ;
刘艳红 ;
陈绍洋 ;
徐宁 .
中国针灸, 2004, (03) :62-66
[2]   电针对局脑缺血大鼠再灌流后四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角建瓴 ;
赖新生 ;
张家维 ;
刘承宜 ;
刘颂豪 .
针刺研究, 2003, (03) :170-173
[3]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J].
郭景春 ;
程介士 .
上海针灸杂志, 2000, (01) :37-39
[4]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许能贵 ;
马勤耘 ;
侯思伟 .
中国针灸 , 1999, (07) :47-48+4
[5]   影响针刺治疗中风效应因素的研究概况 [J].
范刚启 ;
杨帆 ;
魏峰 ;
刘冠军 ;
纪青山 ;
李一清 .
江苏中医, 1993, (10) :20-23
[6]  
实验针灸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忠仁主编, 2003
[7]  
神经生物学[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许绍芬主编, 1999
[8]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