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恢复

被引:55
作者
叶勇
翁劲
卢昌义
陈光程
机构
[1]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底栖动物; 生态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6 [生物多样性保护];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从红树植物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恢复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红树林恢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此需要着重进行的基础研究思路。在红树植物多样性恢复方面,胎生种类的繁殖体在母树上就已萌发,成熟繁殖体可直接用于海滩造林,大多数种类已用于红树林恢复;而非胎生红树植物繁殖体的萌发脱离母树,成熟繁殖体难以直接在海滩造林,其育苗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较少用于红树林恢复,可以通过非胎生红树植物的种子休眠、生理生态和化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极大限度地增加红树植物生态恢复的种类。在动物多样性恢复方面,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恢复还是“非定向”的,可通过在具类似底质、盐度和潮位的河口海岸地段不同恢复时间的人工红树林,研究红树林植被不同恢复措施(主要是种植密度和种类选择)对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使得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在改造生态系统其它生物组份上不会呈现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43 / 12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红树林恢复对海岸湿地土壤影响的初步研究 [J].
曹知勉 ;
叶勇 ;
卢昌义 ;
郑逢中 .
生态科学, 2004, (02) :110-113
[2]   东寨港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生态与滩涂养殖容量的研究 I.潮间带表层底栖动物数量的初步研究 [J].
黄勃 ;
张本 ;
陆健健 ;
欧宗东 ;
邢增祥 .
海洋科学, 2002, (03) :65-68
[3]   钦州市红树林保护与管理现状及对策 [J].
刘伦忠 ;
莫竹承 .
林业资源管理, 2001, (05) :38-41
[4]   木榄和秋茄对水渍的生长与生理反应的比较研究 [J].
叶勇 ;
卢昌义 ;
谭凤仪 .
生态学报, 2001, (10) :1654-1661
[5]   温州沿海海涂秋茄红树林引种造林及开发前景 [J].
李建清 ;
徐何方 ;
李克恩 ;
徐小燕 ;
徐晓珍 .
华东森林经理, 2001, (03) :24-25
[6]   红树林宜林海洋环境指标研究 [J].
张乔民 ;
隋淑珍 ;
张叶春 ;
于红兵 ;
孙宗勋 ;
温孝胜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27-1437
[7]   广东番禺红树林造林研究 [J].
陈玉军 ;
陈文沛 ;
郑松发 ;
郑德璋 ;
廖宝文 ;
宋湘豫 ;
不详 .
生态科学 , 2001, (Z1) :25-31
[8]   广东省沿海红树林现状和发展 [J].
陈远生 ;
甘先华 ;
吴中亨 ;
钟德群 .
防护林科技, 2001, (01) :32-35
[9]   木榄和秋茄的种间化感作用研究 [J].
莫竹承 ;
范航清 .
广西科学, 2001, (01) :61-62
[10]   海岸红树林地沙丘移动对林内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J].
范航清 ;
何斌源 ;
韦受庆 .
生态学报, 2000, (05) :72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