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四省小麦区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

被引:10
作者
王冬梅
冯晶
王凤涛
蔺瑞明
徐世昌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系谱; 亲缘系数; 抗条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讨2010-2011年度四川、甘肃、河北、河南四省参加区试的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采用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COP)对92个供试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各品种组合间的COP值进行聚类分析;对供试小麦品种接种条锈混合菌系CYR33、CYR32、CYR31、CYR30、CYR29、CYR17、Su-1和V26进行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2个品种的4 186对组合中,约14.76%的品种间存在遗传相似性,所有供试品种的COP值在0.0000~0.750 0之间,亲缘系数总和为95.793 9,平均值仅为0.022 9,通过对COP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8大类,聚为一类的大多数品种抗病性相似,说明其骨干亲本的抗病性被很好地遗传了;甘肃、四川品种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较强,河南、河北品种相对较弱。表明甘肃、四川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河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河南小麦主栽品种亲缘系数分析 [J].
徐晓丹 ;
冯晶 ;
蔺瑞明 ;
赵蕾 ;
林凤 ;
徐世昌 .
麦类作物学报, 2011, 31 (04) :653-659
[2]   小麦新品种川麦42抗条锈病性遗传分析 [J].
张颙 ;
杨武云 ;
彭云良 ;
李俊 ;
郑有良 .
植物保护学报, 2006, (03) :287-290
[3]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及其亲本的亲缘系数分析 [J].
王江春 ;
胡延吉 ;
余松烈 ;
王振林 ;
刘爱峰 ;
王洪刚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664-672
[4]   40个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J].
耿惠敏 ;
刘红彦 ;
宋玉立 ;
王俊美 ;
李锁平 .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02) :27-32
[5]   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J].
张顒 ;
杨武云 ;
胡晓蓉 ;
余毅 ;
邹裕春 ;
李青茂 .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2) :141-145
[6]   河南省优质小麦系谱追溯及遗传改良分析 [J].
王翠玲 ;
张灿军 ;
王书子 ;
高海涛 ;
张学品 ;
段国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2) :80-82
[7]   中国小麦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J].
刘三才 ;
郑殿升 ;
曹永生 ;
宋春华 ;
陈梦英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4) :20-24
[8]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Ⅰ.利用RAPD标记研究小麦品种间遗传差异 [J].
孙其信 ;
黄铁城 ;
倪中福 ;
J.D.Procunier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6, (02)
[9]   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毛盛贤 ;
刘来福 ;
黄远樟 ;
冯新芹 .
遗传, 1979, (05) :26-30
[10]   Genetic diversity of French common wheat germplasm based on gliadin alleles [J].
Metakovsky, EV ;
Branlard, G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8, 96 (02) :20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