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泥沙输移比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4
作者
张金山 [1 ,2 ,3 ]
崔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泥石流; 泥沙输移比; 定义; 计算方法;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2.03.006
中图分类号
TV14 [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通过泥石流SDR,可将泥石流流域侵蚀产沙、泥沙输移及泥石流沟道和入汇处主河河床演化有机地联系起来,用于推求流域的土壤侵蚀量,泥石流沟道的冲刷与淤积状况,泥石流所输送的泥沙进入主河的数量,以及对下游河道演变、水库使用年限的影响程度等方面。但目前泥石流SDR的研究还没有开始,在分析泥石流输沙特征的基础上,将SDR引入泥石流输沙的研究中,并将泥石流SDR分解为反映泥石流沟输沙能力的沟道泥石流SDR和反映主河输移泥石流泥沙能力的汇口泥石流SDR两个环节。给出了根据定义使用实际的监测数据计算两类泥石流SDR的具体方法,并在蒋家沟中实施,计算出蒋家沟2007年的一场泥石流过程中沟道SDR为0.14,入汇主河后的悬移质汇口泥石流SDR为0.36。泥石流SDR的模型计算法方面也根据定性分析列出了可能的影响因子,在总结河流SDR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泥石流输沙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建立方法的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分析 [J].
李林育 ;
焦菊英 ;
陈杨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06) :113-122
[2]   长江上游小江流域降水趋势与泥石流侵蚀输沙量分析 [J].
王裕宜 ;
田冰 ;
詹钱登 ;
洪勇 ;
邹仁元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1) :37-42
[3]   泥沙输移比影响因子及其关系模型研究现状与评述 [J].
蔡强国 ;
范昊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5) :1-9
[4]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J].
许炯心 ;
孙季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29-34
[5]   黄土塬区坡面及小集水区泥沙输移比变化特征 [J].
赵晓光 ;
石辉 .
山地学报, 2002, (06) :718-722
[6]   黄河下游洪水的泥沙输移特征 [J].
许炯心 .
水科学进展, 2002, (05) :562-568
[7]   黄河中游悬移质泥沙粒径与流域环境的关系 [J].
刘爱霞 ;
卢金发 .
地理学报, 2002, (02) :232-237
[8]   云南小江流域中上游泥沙特征及模型试验 [J].
程尊兰 ;
游勇 ;
朱平一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3) :118-122
[9]   SEDIMENT TRANSPORTED BY DEBRIS FLOWTO THE LOWER JINSHA RIVER [J].
CUI Peng ;
WEI Fangqiang and LI Yong Prof Dongchuan Debris Flow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AS Chengdu China PhD student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AS and Sou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1999, (04) :67-71
[10]   泥沙输移比问题的分析研究 [J].
王协康 ;
敖汝庄 ;
喻国良 ;
方铎 .
四川水力发电, 1999, (02) :18-22+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