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协同中的数据共享与利用行为模式分析

被引:22
作者
严炜炜
张敏
机构
[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研协同; 数据共享; 数据利用; 行为识别;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8.01.011
中图分类号
G253 [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1201 ; 1204 ;
摘要
[目的/意义]科研协同中的数据共享与利用有助于数据资源的有效传播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其多元主体参与特征决定了具体数据共享利用行为模式的差异。[方法/过程]文章在归纳科研协同实践中数据共享与利用行为的基础上,分别从个体粒度、团队粒度和组织粒度探究了多粒度科研协同的数据共享与利用模式。[结果/结论]个体粒度侧重数据的交换共享与挖掘利用,团队粒度突出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存取利用,组织粒度则强调数据的共建共享与发布利用。故而,面向科研协同的数据共享与利用行为在关系维系、数据保障和激励机制等实践推进中需要依据个体、团队和组织粒度行为的特征分层展开。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数字丝路科学规划实施[N]. 李大庆.科技日报. 2016 (003)
[12]  
建立全球创新文化[N]. 苏布拉·苏雷什,冯泽君.光明日报. 2013 (005)
[13]  
共享工程让科学数据价值最大化(下)[N]. 张晶.科技日报. 2011 (002)
[14]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J] . T. D. Wilson.Informing Sci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 . 2000
[15]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 .2 http://www.gov.cn/zwgk/2013-03/04/content2344891.htm.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2017
[16]   高校研究生科学数据需求与利用行为调查分析——以东南大学为例 [J].
洪程 ;
钱鹏 .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4, 23 (01) :16-21
[17]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J].
刘瑞丰 ;
蔡晋安 ;
彭克银 ;
单新建 ;
代光辉 ;
田力 ;
庞丽娜 ;
张爱武 .
地震, 2007, (02)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