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中国气温、降水极值分区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65
作者
黄琰 [1 ,2 ]
封国林 [3 ]
董文杰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4]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极端降水; 概率分布; 百分位阈值; 系统聚类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日益增加。深入了解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气温和降水极值的特征,对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指导意义。文中用百分位阈值求算变量极值的概率密度值,从极值概率角度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合并站点,根据方差稳定性特征和变量最概然值的均值确定划分区域个数和对区域编号。从各区挑选与同区站点相似系数最大的代表站,分析其极值概率分布时空变化特征,以此研究中国极端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可知气温极小值在除夏季外的其他三季,极大值在冬季,日总降水量在冬、春季,其极值空间分布特征与它们气候年均值的分布相似;极值分区形式与地形和纬度的相关性较大:春、冬季的纬度、海拔高度分别对分区影响较大;其他两季两者都有较大影响;极大、极小值分区分别受海拔高度、纬度影响较大。由气温、降水的概率密度曲线、方差及偏度系数可知春、秋季易发生极端高、低温事件;中国北方地区春、冬季分别易发生极端高、低温事件,夏季东南部地区易发生较严重的极端高温和降水事件。对比1960 1990年和1978 2008年这两个气候态下的极值特征,发现近30年冬季增温最明显;秋季和夏季降水明显增加。全年极端低温的极端性和发牛概率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冬季;秋、冬季的极端高温有所增加。极端降水的极端值和发生概率分别在四季和冬季有所增加。最后在易频发严重极端高、低温及降水事件的季节和地区给出了防灾减灾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黄嘉佑编著;.气象出版社.2004,
[2]  
气象科研与预报中的多元分析方法.[M].施能编著;.气象出版社.2002,
[3]   我国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与分区研究 [J].
向旬 ;
王冀 ;
王绪鑫 ;
徐琪 .
气象, 2008, (09) :73-80
[4]   近几十年我国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区方法探讨 [J].
刘吉峰 ;
李世杰 ;
丁裕国 ;
姚书春 .
山地学报, 2006, (03) :291-297
[5]   1960~2000年中国不同季节的气温分区及趋势 [J].
秦爱民 ;
钱维宏 ;
蔡亲波 .
气象科学, 2005, (04) :4338-4345
[6]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J].
翟盘茂 ;
潘晓华 .
地理学报, 2003, (S1) :1-10
[7]   非正态分布的天气气候序列极值特征诊断方法研究 [J].
程炳岩 ;
丁裕国 ;
汪方 .
大气科学, 2003, (05) :920-928
[8]   诊断天气气候时间序列极值特征的一种新方法 [J].
丁裕国 ;
金莲姬 ;
刘晶淼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3) :343-351
[9]   中国西北大旱年发生概率的统计推断 [J].
栗珂 ;
高炬 ;
赵东 ;
杨碧轩 ;
郭宏武 .
高原气象, 2001, (01) :66-70
[10]   成都地面最低气温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J].
孟庆珍 ;
张杏敏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2)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