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强度和坡度对细沟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

被引:63
作者
沈海鸥 [1 ]
郑粉莉 [1 ,2 ]
温磊磊 [1 ]
姜义亮 [1 ]
卢嘉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细沟侵蚀; 降雨强度; 坡度; 细沟形态; 细沟横断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细沟的形态特征研究可揭示坡面侵蚀发生机理,且细沟形态对坡面径流和侵蚀有重要影响;而现有研究仅用细沟密度和细沟宽深比等指标来表征细沟形态,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细沟的形态特征。为此基于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和坡度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和细沟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试验处理包括3种黄土高原有代表性的侵蚀性降雨(50、75、100 mm/h)和3个细沟侵蚀发生最常见的坡度(10°、15°、20°)。试验结果表明,坡面侵蚀速率和细沟侵蚀速率均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试验条件下,细沟倾斜度介于16°20°之间,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细沟密度、细沟割裂度和细沟复杂度分别为0.741.95 m/m2、0.080.17和1.091.38,三者皆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细沟宽深比为1.932.35,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细沟割裂度是评价细沟侵蚀和细沟形态的最优指标;研究降雨强度对细沟形态的影响时,建议优先选用细沟割裂度、细沟复杂度和细沟倾斜度指标;分析坡度对细沟形态的影响时,除选取细沟割裂度外,建议优先选用细沟密度和细沟宽深比指标。细沟横断面主要呈"V形",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径流紊动性增强,细沟横断面变化趋于不规则,说明细沟横断面变化可以反映径流的变化特征,从而揭示细沟侵蚀发生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降雨类型和水土保持对黄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J].
晏清洪 ;
原翠萍 ;
雷廷武 ;
雷启祥 ;
张满良 ;
苏广旭 .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02) :169-175
[2]   细沟侵蚀特征及其产流产沙过程试验研究 [J].
和继军 ;
吕烨 ;
宫辉力 ;
蔡强国 .
水利学报, 2013, (04) :398-405
[3]   黄土坡面细沟流速随细沟发育的特征 [J].
刘俊体 ;
蔡强国 ;
孙莉英 ;
陈俊杰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3) :44-48
[4]   人工模拟降雨下细沟与细沟间流速的沿程分布 [J].
刘和平 ;
王秀颖 ;
刘宝元 .
地理研究, 2011, 30 (09) :1660-1668
[5]   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育的形态演变 [J].
严冬春 ;
王一峰 ;
文安邦 ;
史忠林 ;
龙翼 .
山地学报, 2011, 29 (04) :469-473
[6]   坡面水流速度与坡面含砂量的关系 [J].
李君兰 ;
蔡强国 ;
孙莉英 ;
郑明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73-78
[7]   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J].
肖培青 ;
姚文艺 ;
申震洲 ;
杨春霞 .
水利学报, 2011, 42 (02) :232-237
[8]   细沟侵蚀影响因素和临界条件研究进展 [J].
李君兰 ;
蔡强国 ;
孙莉英 ;
陈晓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1) :1319-1325
[9]   黄土坡面的土壤侵蚀波动性 [J].
吴永红 ;
王愿昌 ;
刘斌 ;
曹树阳 ;
王志雄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2) :28-31
[10]   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及模拟降雨设备简介 [J].
郑粉莉 ;
赵军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4) :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