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7
作者
丁佳 [1 ]
封思贤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机构; 洗钱风险; 剩余风险; 风险评估; 熵权法;
D O I
10.19647/j.cnki.37-1462/f.2018.12.008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随着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飞速发展,其面临的洗钱风险越来越隐蔽、复杂、突出,传统评估方法也应尽快改进;固有风险高的机构,如果内部控制得力,风险反而会低;固有风险低的机构,如果内部控制低效,风险也会升高。因此,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既要关注固有风险,也要考虑内部控制风险,更要关注未被控制的剩余风险。同时,各级风险指标的赋权要克服专家调查法可能存在的过于主观等不足,而应结合熵权法等客观赋值法进行综合赋权,以实现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据此,本文给出评估第三方支付机构洗钱风险的一种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洗钱风险的构成及其管理框架构建 [J].
孙婧雯 .
当代经济科学, 2014, 36 (04) :117-123+128
[12]   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监管体系构建研究 [J].
童文俊 .
金融与经济, 2013, (02) :71-74
[13]   银行业反洗钱内部控制效率评价指数研究 [J].
彭韶兵 ;
周婧 .
国际金融研究, 2013, (01) :66-76
[14]   第三方在线支付业务的洗钱风险及反洗钱监管研究 [J].
吴朝平 .
南方金融, 2012, (10) :30-33+90
[15]   对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的监管 [J].
乐毅 .
中国金融, 2011, (04) :32-33
[16]   金融机构基于风险的反洗钱机制探讨 [J].
高增安 .
证券市场导报, 2007, (10)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