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断裂系统及构造演化

被引:23
作者
唐大卿 [1 ]
陈新军 [2 ]
张先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断裂系统; 构造层; 构造圈闭; 普光; 毛坝场; 宣汉—达县地区; 川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4 ;
摘要
断裂构造及相关褶皱是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最重要和最典型的构造特征,对油气的早期运聚成藏和晚期调整改造均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对约500 km2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宣汉—达县地区3套断裂系统,即志留系底部断裂系统、中构造层断裂系统和上构造层断裂系统,尤其后两者在本区意义重大。志留系底部断裂系统比较杂乱,可能与印支期构造运动有关;中构造层断裂系统发育强、规模大、继承性好,形成了该区主要目的层构造圈闭,该北东向断裂系统定型于燕山晚期并控制原生油藏的形成与保存;上构造层断裂系统形成于喜山早、晚2期,主体呈北西向并垂直叠加和改造中构造层断裂系统,对普光、毛坝场等地区的次生油气藏的形成、保存及后期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组合及控制因素 [J].
达江 ;
宋岩 ;
柳少波 ;
洪峰 ;
赵孟军 ;
傅国友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355-360
[2]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滑脱层厘定 [J].
董臣强 ;
孙自明 ;
洪太元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138-142
[3]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在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J].
范小林 ;
翟常博 ;
邓模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39-543
[4]   塔里木盆地东部断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 [J].
卢华复 ;
王胜利 ;
罗俊成 ;
舒良树 ;
桑洪 ;
朱文斌 ;
李毓丰 ;
金英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433-441
[5]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基底断裂对盐构造形成的影响 [J].
余一欣 ;
汤良杰 ;
李京昌 ;
杨文静 ;
金文正 ;
彭更新 ;
雷刚林 ;
万桂梅 .
地质学报, 2006, (03) :330-336
[6]   含油气盆地盐构造研究进展 [J].
汤良杰 ;
余一欣 ;
陈书平 ;
万桂梅 ;
金文正 .
地学前缘, 2005, (04) :375-383
[7]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成藏模式研究 [J].
蔡立国 ;
饶丹 ;
潘文蕾 ;
张欣国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42-47
[8]   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何登发 ;
贾承造 ;
德生 ;
张朝军 ;
孟庆任 ;
石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64-77
[9]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陈书平 ;
汤良杰 ;
贾承造 ;
皮学军 ;
谢会文 .
石油学报, 2004, (01) :30-34+39
[10]   东秦岭—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远景 [J].
高长林 ;
刘光祥 ;
张玉箴 ;
吉让寿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S1) :52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