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矿集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

被引:18
作者
曾普胜
杨竹森
蒙义峰
裴荣富
侯增谦
徐文艺
王训诚
田世洪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安徽省地勘局地质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安徽铜陵,北京
关键词
热水沉积型矿床; 硅质岩; 二叠系; 铜陵;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4.02.006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铜陵地区二叠系栖霞组到大隆组(P1q—P2d)各层位中硅质岩分布广泛。通过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的详细观察和硅质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硅质岩是热水活动间歇式、多次活动的结果。硅质岩构成铜陵地区二叠系主要的矿(源)层或矿胚层(Protore)之一。硅质岩具有低 Fe2O3/FeO、SiO2/Al2O3、SiO2/(K2O+Na2O)、SiO2/MgO、MnO2/TiO2 值;低 Co高 Ni,Co/Ni<1,U/Th>1;低 ∑REE,负 Ce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等热水沉积物的特征,为热水沉积的结果。氧同位素估算的热水古温度为49~249℃(高温部分有后期岩浆的叠加扰动)。硅质岩是铜陵地区二叠系层控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对于隐伏矿床的寻找和矿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AUSTRALIA' [J].
SMITH, IC .
LANDFALL, 1989, 43 (02) :193-194
[12]   秦岭泥盆系中与铅锌矿化有关喷流岩的识别与找矿 [J].
张复新 .
地质与勘探, 1989, (05) :11-18
[13]   安徽巢县下二叠统茅口阶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孔庆玉 ;
龚与觐 .
地质论评, 1986, (05) :505-5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