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根系特性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陈成榕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研究所福州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根系干重; 根系活力; 固氮活性; 相关性;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2.02.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7和1989年进行了盆栽试验,观察和测定了野生大豆根系的一些特征。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根系的干重、形态特征、根系活力及结瘤固氮活性等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野生大豆茎/根比率随着生育进程不断增长;野生大豆材料根瘤发生及固氮动态有多种模式,其侧根在结瘤固氮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其根系干重、根瘤个数、根瘤鲜重及根瘤固氮活性与茎叶干重及叶片含氮量呈正相关。野生大豆在结荚鼓粒后期根系干重增长率明显高于栽培豆,在选配大豆杂交亲本时,利用这种特性可望选育出后期根系发达、不早衰、籽粒饱满的大豆新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福建野生大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变异和相关分析 [J].
黄建成 ;
童川拉 .
福建农业科技, 1990, (01) :7-8
[2]   大豆种间杂交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 [J].
李莹 ;
卫保国 ;
任建华 .
华北农学报, 1986, (03) :10-17
[3]   野生大豆蛋白含量和性状间相关及通径分析 [J].
王金陵 ;
孟庆喜 ;
杨庆凯 ;
武天龙 ;
赵淑文 .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6, (01) :1-5
[4]   野生大豆光温反应观察研究 [J].
徐树传 ;
童川拉 ;
游榕青 ;
陈孝宽 ;
危嫩弟 .
福建农业科技, 1985, (05) :19-20
[5]   栽培、野生、半野生大豆脂肪酸组成的初步分析研究 [J].
庄无忌 ;
韩华琼 ;
谢发明 ;
张乔 ;
李福山 ;
舒世珍 ;
常汝镇 .
大豆科学, 1984, (03) :223-230
[6]   大豆品种根系的生态类型研究 [J].
田佩占 .
作物学报, 1984, (03) :173-178
[7]  
根系研究法.[M].[德]伯姆 著;薛德榕;谭协麟 译.科学出版社.1985,
[8]  
大豆形态生理与育种.[M].[美]D·R·希克斯等 著;钱葭圭;余建章 译.农业出版社.1984,
[9]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山东农学院;西北农学院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