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研究

被引:54
作者
曾德铭 [1 ]
王兴志 [1 ]
张帆 [1 ]
宋章强 [2 ]
张若祥 [2 ]
朱永刚 [3 ]
李跃刚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3]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三叠统; 雷口坡组; 储层;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岩性与物性、纵向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沉积和成岩作用等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主要储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该套地层的储层集中分布于雷口坡组雷三段中亚段,主要岩石为砂屑白云岩、藻粘结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以溶蚀孔隙占绝对优势,溶洞和原生孔隙较少,裂缝起到连通孔隙的作用。该套储层属于中孔中低渗的孔隙型和中孔高渗的裂缝—孔隙型。它是在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沉积体的基础上经受了表生期和埋藏期岩溶作用的改造,以粒间溶孔、藻粘结“格架”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的岩溶型储层,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及其他因素控制,滩体和岩溶发育部位相叠合的中坝—双鱼石区块,为良好储层的分布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川西北雷口坡组储层原生孔隙内胶结物研究 [J].
曾德铭 ;
王兴志 ;
康保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459-462
[2]   吉林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古近系双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何玉平 ;
刘招君 ;
董清水 ;
郭璇 ;
张艳 ;
窦磊 .
古地理学报, 2006, (01) :75-82
[3]   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J].
张琴 ;
朱筱敏 ;
钟大康 ;
宋刚 .
古地理学报, 2004, (04) :493-502
[4]   四川盆地西南部震旦系白云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 [J].
王兴志 ;
穆曙光 ;
方少仙 ;
黄继祥 ;
侯方浩 .
沉积学报, 2000, (04) :549-554
[5]   四川资阳及邻区灯影组古岩溶特征与储集空间 [J].
王兴志,黄继祥,侯方浩,刘仲宣,叶念慈,夏绍文,吕宗刚 .
矿物岩石, 1996, (02) :47-54
[6]   碳酸盐岩与岩溶 [J].
宋焕荣 ;
黄尚瑜 .
矿物岩石, 1988, (01) :9-18
[7]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 [J].
冯增昭 ;
吴胜和 .
沉积学报, 1987, (03) :40-58
[8]  
Karst types in China[J] . Zhang Zhi gan.GeoJournal . 198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