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沙河湾造山带型环斑花岗岩地球化学及构造属性讨论

被引:31
作者
周滨 [1 ]
汪方跃 [2 ,3 ]
孙勇 [1 ]
孙卫东 [2 ]
丁兴 [2 ,3 ]
胡艳华 [2 ,3 ]
凌明星 [2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沙河湾; 奥长环斑花岗岩; 地球化学; 同碰撞; 秦岭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沙河湾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沙河湾岩体与附近同一时期的曹坪岩体,及南秦岭花岗岩带的米坝、光头山、张家坝等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很相近。SiO2为64.99%~69.69%,具有高的 Al2O3(14.53%~16.2%),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尤其是沙河湾岩体没有明显 Eu 的负异常,表现出与典型的板内奥长环斑花岗岩明显不同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点。因此,它可能是一种造山带环斑花岗岩,而不是典型的奥长环斑花岗岩。沙河湾环斑花岗岩的年龄曾被看作秦岭造山带主造山过程结束、后造山陆内演化开始的证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沙河湾岩体与曹坪和其它南秦岭同碰撞型花岗岩形成于相同的地质背景,所以不能以其环斑结构来限制秦岭造山带主造山过程结束时代,该岩体也很可能不是沿商丹断裂带的早期碰撞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261 / 12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南秦岭张家坝岩体和新院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J].
晏云翔 ;
张成立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425-433
[2]   南秦岭勉略带北光头山花岗岩体群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J].
张成立 ;
张国伟 ;
晏云翔 ;
王煜 .
岩石学报, 2005, (03) :711-720
[3]   秦岭环斑结构花岗岩中暗色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及岩石学意义——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J].
王晓霞 ;
王涛 ;
Ilmari Happala ;
卢欣祥 .
岩石学报, 2005, (03) :935-946
[4]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 [J].
张国伟 ;
程顺有 ;
郭安林 ;
董云鹏 ;
赖绍聪 ;
姚安平 .
地质通报, 2004, (Z2) :846-853
[5]   南秦岭迷坝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淼 ;
张成立 ;
苑克增 ;
晏云翔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25-330
[6]   秦岭柞水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胡健民 ;
崔建堂 ;
孟庆任 ;
赵长缨 .
地质论评, 2004, (03) :323-329
[7]   北秦岭老君山和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及构造环境——一种可能的造山带型环斑花岗岩 [J].
王晓霞 ;
王涛 ;
卢欣祥 ;
肖庆辉 .
岩石学报, 2003, (04) :650-660
[8]   答“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质疑” [J].
卢欣祥 ;
王晓霞 ;
肖庆辉 ;
尉向东 ;
董有 .
地质论评, 2003, (02) :146-154
[9]   北秦岭沙河湾环斑结构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J].
王晓霞 ;
卢欣祥 .
矿物学报, 2003, (01) :57-62
[10]   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的质疑 [J].
赵太平 .
地质论评, 2001, (05) :48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