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的视角

被引:17
作者
鲁金萍 [1 ]
孙久文 [1 ]
刘玉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经济联系; 动态变化; 城市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对外联系的程度。本文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测算了2002~2011年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城市流强度等级划分和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各城市功能效率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基本平稳,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两项指标变化显著,且差距较大。从城市流强度结构来看,北京、天津城市总体经济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更强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未来,各城市应进一步加强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大幅提升城市流强度,增强城市群整体对外服务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 [J].
刘建朝 ;
高素英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2) :57-61
[2]   中原经济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变化分析 [J].
吴继华 ;
赵林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6 (01) :128-133
[3]   福建省城市流强度与结构研究 [J].
林东华 ;
吴秋明 .
东南学术, 2013, (01) :80-88
[4]   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城市流动态比较 [J].
叶磊 ;
欧向军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6) :6-11
[5]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分析 [J].
关伟 ;
蔚振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4) :21-25
[6]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城市流空间联系及互动策略 [J].
韩增林 ;
郭建科 ;
杨大海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741-747
[7]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格局、过程及城市流强度 [J].
王士君 ;
宋飏 ;
冯章献 ;
姜丽丽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287-294
[8]   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 [J].
赵雪雁 ;
江进德 ;
张丽 ;
侯成成 ;
李昆阳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218-223
[9]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成渝经济区研究——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 [J].
薛宗保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 (02) :72-77
[10]   京津冀地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动态实证研究 [J].
郑涛 ;
樊丽丽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3) :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