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时代

被引:10
作者
刘德斌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
[2]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关键词
公共外交; 中国公共外交;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D O I
10.15939/j.jujsse.2015.03.001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一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且也使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结构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且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重新塑造着国与国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同社会之间的互动正在愈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国际关系中来。以政府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方式的传统外交正在被不同国家民众之间,或者说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所推动和左右,着眼于赢得其他国家人民理解和认同的外交即公共外交正在成为一国赢得主动的主要方式。公共外交因此上升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关系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作为延续千年的文明古国和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公共外交正在成为中国赢取世界理解、认同和支持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助推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健康发展,塑造中国有别于西方大国的新兴大国国家形象的战略部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崛起的成败取决于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世界主张能否赢得中国周边国家、其他大国乃至世界多数国家的理解、认同和赞赏,取决于中国公共外交的成败。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171 +17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印度公共外交中的文化传播管窥 [J].
赵鸿燕 ;
汪锴 .
国际问题研究, 2014, (06) :72-86
[2]   美国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非传统公共外交 [J].
黄平 .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3, (04) :98-109
[3]   关于中国公共外交学科建设的思考 [J].
赵可金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3) :123-137+161
[4]   韩国公共外交的主要途径及制约因素 [J].
朴钟锦 .
当代韩国, 2013, (01) :52-65
[5]   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与当代中国的全球发展路径 [J].
叶险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6) :4-23+205
[6]   建构主义视角下公共外交的新概念 [J].
张庆园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 (01) :27-33
[7]   新公共外交内涵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启示 [J].
郑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4) :143-153+160
[8]   日本公共外交的特点 [J].
廉德瑰 .
日本学刊, 2011, (01) :40-51
[9]   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与中国特色 [J].
曲星 .
国际问题研究, 2010, (06) :4-9+70
[10]  
英国:从文化外交到公共外交的演进[J]. 钟新,何娟.国际新闻界.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