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缓坡林地产流初探

被引:11
作者
温熙胜 [1 ]
何丙辉 [2 ]
张洪江 [1 ]
何凡 [1 ]
缪驰远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植被结构; 产流机制; 产流模型;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7.05.016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为研究地,以坡耕地为对照在当地布设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和坡耕地五种植被结构的标准径流小区,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降雨强度、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持续时间五个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开始出现时间差异显著,其出现时间早晚依次为:坡耕地、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地、混交林;地表径流持续的时间差异不显著,径流持续时间依次为: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坡耕地、阔叶林.(2)从水源涵养林角度出发,5种植被类型减少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地表径流量依次为:坡耕地、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阔叶林.(3)建立了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四种林分和以坡耕地为对照共5种植被类型坡面产流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因子具有很强的显著性和极高的拟合度,能准确地对坡面产流进行预测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牧草对坡面侵蚀动力参数的影响
    潘成忠
    上官周平
    [J]. 水利学报, 2005, (03) : 371 - 377
  • [2] 坡面径流量与含沙量动态测量系统
    王辉
    雷廷武
    赵军
    刘清坤
    [J]. 农业机械学报, 2005, (01) : 79 - 82
  • [3] LTW-1型径流泥沙含量与流量动态测量系统研究
    王辉
    雷廷武
    赵军
    刘清坤
    夏卫生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2) : 43 - 45
  • [4] 大岗山人工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水文动态变化研究
    王兵
    崔相慧
    白秀兰
    夏良放
    李江南
    陈仲庐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 13 - 20
  • [5]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主要成因与防治对策
    陈国阶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3) : 5 - 8
  • [6]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吴刚
    苏瑞平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 107 - 110
  • [7] 四川盆北山区马尾松、麻栎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初步研究
    王鹏
    黄礼隆
    邱进贤
    罗成荣
    [J]. 四川林业科技, 1996, (03) : 47 - 54
  • [8] 植被系统调蓄水量的功能研究
    谢江左,康文星
    [J]. 湖南林业科技, 1996, (01) : 53 - 58
  • [9] 三峡库区坡地森林理水调洪功能研究与评价[D]. 刘益军.北京林业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