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

被引:13
作者
吉丛伟 [1 ]
邵龙义 [1 ]
彭正奇 [2 ]
黎光明 [2 ]
龚玉红 [2 ]
张超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湖南省煤田地质局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聚煤作用; 层序地层; 晚二叠世; 湖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湖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分析,研究了聚煤期古地理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层序Ⅰ(龙潭组上段下部)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主要分布于龙山隆起以南的龙潭组南型"沉积区,煤层形成于三角洲、潮坪古地理单元,并在衡阳-郴州一带形成南北向展布的富煤带;层序Ⅱ(龙潭组上段中上部)分布在江南隆起两侧的湘中南及湘西北地区,煤层主要形成于潮坪、泻湖和三角洲古地理单元,在湘中南的龙潭组"北型"沉积区形成北东向展布的邵阳—长沙—浏阳富煤带;层序Ⅲ(龙潭组上段顶部和长兴组)在整个湖南省广泛分布,但是仅在海侵体系域初期发育一层薄且不稳定的煤层.从层序Ⅰ到层序Ⅲ,聚煤中心在湘中南有从东南向西北迁移现象,聚煤作用有从弱(层序Ⅰ)到强(层序Ⅱ)再到弱(层序Ⅲ)的变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重庆合川地区吴家坪期海水进退与腕足动物多样性 [J].
曾勇 ;
柯妍 ;
秦超 ;
陈凤杰 ;
刘金津 ;
刘艳沙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9, (06) :782-788
[2]   浅议华南陆块群的沉积大地构造学问题 [J].
王清晨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811-817
[3]   湘中龙潭组北型沉积相及聚煤特征 [J].
吉丛伟 ;
李志能 ;
彭正奇 ;
张超 ;
邵龙义 .
中国煤炭地质, 2009, 21 (01) :9-12+42
[4]   华南地质构造的再认识 [J].
王鹤年 ;
周丽娅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4) :457-465
[5]   华南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现状与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 [J].
宋立军 ;
吴冲龙 ;
冯常茂 .
华南地质与矿产 , 2006, (02) :43-47+54
[6]   晋东南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研究 [J].
邵龙义 ;
肖正辉 ;
何志平 ;
刘永福 ;
尚潞君 ;
张鹏飞 .
古地理学报, 2006, (01) :43-52
[7]   邵阳盆地二叠纪层序地层初步研究 [J].
何欣 ;
孙海清 .
湖南地质, 2002, (01) :1-6
[8]   华南中晚二叠世含煤沉积类型之重议 [J].
尚冠雄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03) :4-7
[9]   中国南方二叠纪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J].
王成善 ;
陈洪德 ;
寿建峰 ;
李祥辉 ;
田景春 ;
覃建雄 .
沉积学报, 1999, (04) :2-12
[10]   华南二叠纪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聚煤规律 [J].
龚绍礼 ;
张春晓 .
地学前缘, 1999, (S1) :1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