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法治的三维建构:观念、原则和机制——兼论新《预算法》的突破

被引:7
作者
刘剑文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预算法; 财政控权; 法治改革观; 国家治理现代化;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5.04.003
中图分类号
D922.21 [预算法、决算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新《预算法》体现出由"管理法"向"控权法"的转变,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公共财产有效治理。在新的观念指引下,新《预算法》较好地体现出规范原则、全面原则和透明原则。在具体制度方面,通过国库单一账户、预算过程控制、预算法律责任等机制的设计,支撑这三大原则的有效达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对改革和法治提出总体部署,预算法治实践应当自觉贯彻"法治改革观",进而以预算法作为突破口,追求现代财政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 [J].
徐汉明 .
法学, 2014, (11) :14-19
[3]   新《预算法》的进步 [J].
朱大旗 .
国际税收, 2014, (10) :31-34
[4]   法治财税:从理想图景到现实诉求 [J].
熊伟 .
清华法学, 2014, 8 (05) :22-37
[5]   中国预算法实施的现实路径 [J].
蒋悟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9) :125-145+205
[6]   论预算的拘束力与执行力——对超收预算收入与突击支出的审思 [J].
刘剑文 ;
侯卓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 31 (04) :118-124
[7]   《预算法》的理念需要重塑 [J].
顾功耘 .
法学, 2011, (11) :21-22
[8]   《预算法》修改的重点 [J].
华国庆 .
法学, 2011, (11)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