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砂生境干旱胁迫下杠柳叶片光合光响应模型比较

被引:68
作者
王荣荣 [1 ,2 ]
夏江宝 [2 ]
杨吉华 [1 ]
赵艳云 [2 ,3 ]
刘京涛 [2 ]
孙景宽 [2 ,3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2]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光响应模型; 净光合速率; 光合参数; 贝壳堤岛;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年生杠柳(Periploca sepium)苗木为试验材料,模拟设置贝壳砂生境下的4种水分梯度,利用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测定杠柳叶片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采用4种光响应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以比较贝壳砂生境干旱胁迫下适宜的光响应模型,探讨最佳光响应模型参数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4种模型对杠柳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拟合效果的优劣顺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后3种模型均为没有极值的函数,故不能很好地拟合光响应曲线光抑制过程,并不能直接求解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光响应参数拟合效果最佳表现为: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暗呼吸速率(Rd),直角双曲线模型的光补偿点(LCP),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Pnmax和LSP。4种光响应模型对干旱胁迫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适应各种水分条件,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较适合轻度干旱胁迫条件,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较适合重度干旱胁迫条件。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光响应参数表观量子效率(AQY)、Rd和LCP先升高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n)、Pnmax和LSP逐渐下降。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LSP分别比对照下降5.2%、16.3%和34.5%,Pnmax分别比对照下降17.8%、39.0%和59.0%。水分充足条件下,杠柳叶片光能利用最强,光照生态幅最宽;重度干旱胁迫下,杠柳叶片表现出明显的光饱和、光抑制现象,光能利用减弱,光合能力受到较大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不同光强对两种桤木幼苗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J].
刘柿良 ;
马明东 ;
潘远智 ;
魏刘利 ;
何成相 ;
杨开茂 .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 (10) :1062-1074
[2]   植物光响应修正模型中系数的生物学意义研究 [J].
叶子飘 ;
康华靖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33 (02) :51-57
[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栾树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J].
陈志成 ;
王荣荣 ;
王志伟 ;
杨吉华 ;
王华田 ;
耿兵 ;
张永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 (03) :105-110
[4]   干旱胁迫下3种玉米光响应曲线模型的比较 [J].
朱永宁 ;
张玉书 ;
纪瑞鹏 ;
车宇胜 ;
高西宁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3 (01) :3-7
[5]   光合作用模型在长江下游冬麦区的适用性研究 [J].
李永秀 ;
杨再强 ;
张富存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4) :588-592
[6]   不同土壤水分下山杏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及其模拟 [J].
郎莹 ;
张光灿 ;
张征坤 ;
刘顺生 ;
刘德虎 ;
胡小兰 .
生态学报, 2011, 31 (16) :4499-4508
[7]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冠不同部位藤本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 [J].
江浩 ;
周国逸 ;
黄钰辉 ;
刘世忠 ;
唐旭利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1, (05) :567-576
[8]   毛竹光响应模型适用性分析 [J].
张利阳 ;
温国胜 ;
王圣杰 ;
刘兆玲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 (02) :187-193
[9]   4种经验模型在藏川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 [J].
王圣杰 ;
黄大庄 ;
闫海霞 ;
徐学华 ;
马向超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2 (02) :208-212
[10]   山杏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对土壤水分和光照强度的阈值效应 [J].
夏江宝 ;
张光灿 ;
孙景宽 ;
刘霞 .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03) :3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