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寒灌丛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关系

被引:26
作者
杨路存 [1 ,2 ,3 ]
赵玉红 [4 ]
徐文华 [1 ,2 ,3 ]
周国英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
[3] 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4]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关键词
高寒灌丛;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青海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生物量水平是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而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则是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基础,因此研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对于阐明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海省高寒灌丛生物量、灌丛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与生物量的关系调查,得到以下结果:(1)被调查灌木植被群落的40个样地中共出现了207种植物(其中灌木植物18种,草本植物189种),隶属于130属,43科,灌木以蔷薇科、杜鹃花科为主,而草本以菊科、龙胆科、毛茛科和莎草科占优势。(2)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稀少。小叶金露梅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大,金露梅群落、细枝绣线菊群落和鲜卑花群落次之,百里香杜鹃+头花杜鹃群落最低。(3)不同高寒灌丛类型生物量介于1893.03—7585.41 g/m2之间,平均值为3775.9 g/m2,其中灌木生物量占灌丛总生物量的73.55%,草本为26.45%。(4)总生物量随草本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减小;草本生物量随其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减小,而灌木物种多样性与其生物量并无显著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其与环境因子和生物量的关系 [J].
杨元合 ;
饶胜 ;
胡会峰 ;
陈安平 ;
吉成均 ;
朱彪 ;
左闻韵 ;
李轩然 ;
沈海花 ;
王志恒 ;
唐艳鸿 ;
方精云 .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200-205
[22]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研究 [J].
刘国华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关文彬 ;
康永祥 ;
周建云 ;
刘世梁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57-1764
[23]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J].
杜国祯 ;
覃光莲 ;
李自珍 ;
刘正恒 ;
董高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125-132
[24]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研究 [J].
覃光莲 ;
杜国祯 ;
李自珍 ;
杨广运 ;
马建云 ;
娘毛加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S1) :57-62
[25]   松嫩平原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J].
杨利民 ;
周广胜 ;
李建东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589-593
[26]   生物多样性科学前沿 [J].
陈灵芝 ;
钱迎倩 .
生态学报, 1997, (06) :3-10
[27]   青海湖地区植被及其分布规律 [J].
陈桂琛 ;
彭敏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 (01) :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