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治村的类型与基层民主实践机制研究

被引:74
作者
仇叶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富人治村; 社会分化; 国家权力; 基层民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在社会分化背景下,富人治村的出现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富人治村状况的分析,探讨了社会分化背景下基层民主制度的实践机制。研究表明,富人治村在实践中呈现出多种样态,根据国家权力在基层配置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资本主导、行政主导、公共规则主导三种类型,三者反映了基层民主制度的不同实践。国家是影响基层民主实践的重要力量,它的良性运行依赖于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对国家的强调,有助于厘清学界对于富人治村的诸多争论,为社会分化背景下探索基层民主的发展路径提供借鉴。随着农村社会不断走向分化与多元化,国家既要通过行政放权给予社会更多自治空间,又要规范和协调各种利益与权力关系,为乡村治理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给,推进基层民主得到实质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6+142 +14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中国农村村级治理[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厚安等著, 2000
[22]   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研究, 2011, (02) :111-119
[23]   1978年以来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回顾与反思 [J].
万能 ;
原新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4) :65-73
[24]   社会主义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的立场和实践 [J].
林尚立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6) :1-10
[25]   治理村庄:农村新兴经济精英的社会责任——以浙江省永康市的私营企业主治村为例 [J].
卢福营 .
社会科学, 2008, (12) :55-63+183
[26]   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 [J].
饶静 ;
叶敬忠 .
社会, 2007, (03) :178-188+209
[27]   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 [J].
王春福 .
学术交流, 2006, (01) :120-124
[28]   和谐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协调 [J].
李路路 .
探索与争鸣, 2005, (05) :2-6
[29]  
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J].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30]   论新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社会自治 [J].
张康之 .
南京社会科学, 2003, (09)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