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质岩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46
作者
崔春龙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关键词
硅质岩; 建造; 组构; 阴极发光;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1.03.016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硅质岩中隐藏着十分丰富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构造及古气候、物源及成岩成矿等信息 ,而且硅质岩抵抗后期改造的能力较强 ,各种成因信息被较好地保存下来 ,为解决硅质岩的成因及相关的地质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硅质岩粒度细 ,结构致密 ,野外研究取证工作有很大难度 ,室内研究成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但目前的研究中还未解决成因的特征指示元素的载体问题和成因属性 ,不加区分地使用全岩化学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进行成因判别 ,使其成因的多解性和人为性成为一个普遍问题。本文从硅质岩的建造、组构、古生物、阴极发光特征等方面讨论了可反映硅质岩成因的若干问题 ,所以也是今后进行硅质岩研究中应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滇西昌宁-孟连带硅质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及其意义 [J].
崔春龙 ;
曾允孚 .
矿物岩石, 1999, (03) :37-40
[2]  
滇西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洋硅质岩稀土元素和铈异常特征[J]. 丁林,钟大赉.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1)
[3]   桂南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广西古特提斯的初步探讨 [J].
吴浩若 ;
咸向阳 ;
李曰俊 ;
王忠诚 ;
邝国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09) :809-812
[4]   阴极发光在古生物地层工作中的应用 [J].
宋志敏 .
现代地质, 1994, (01) :27-33
[5]   扬子地台晚元古代以来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王东安 .
地质科学 , 1994, (01) :41-54
[6]   滇西南昌宁—孟连带和澜沧江带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演化 [J].
刘本培 ;
冯庆来 ;
方念乔 ;
贾进华 ;
何馥香 .
地球科学, 1993, (05) :529-539+671
[7]   滇西孟连地区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放射虫化石 [J].
吴浩若 ;
李红生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9, (04) :337-343+437
[8]  
Cathodo-luminescence studies on amethyst .2 Xiong Tian et al.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