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篇识解模型

被引:10
作者
廖巧云
机构
[1] 四川外语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心理模型; 形式语用学; 生成整体论; 语篇识解模型;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
H03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在心理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生成整体论特征的语篇识解模型。根据这一模型,语篇是意义连贯的整体,语篇识解过程就是认知主体对语篇进行整体性论证的过程。在语篇识解过程时,主体根据语篇信息的线性关系,先基于先行语篇激活的常规关系建构模型,并基于常规关系生成关于后续语篇信息的某种预期,然后对后续语篇进行认知加工。如果后续语篇能满足这一预期,则被纳入先前的心理模型,否则,主体则对先前的模型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建模。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个语篇整体性识解的形式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On understanding familiar and less-familiar figurative language [J].
Giora, R ;
Fein, O .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9, 31 (12) :1601-1618
[2]   On the priority of salient meanings: Studies of literal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J].
Giora, R .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9, 31 (07) :919-929
[3]  
Irony: Context and Salience.[J].Rachel Giora;Ofer Fein.Metaphor and Symbol.1999, 4
[4]   相邻关系视角下的双及物句再研究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04) :253-260+321
[5]   心理模型与语言表达式的生成——兼论作格结构和中动结构的形成动因 [J].
刘辰诞 .
外语研究, 2007, (03) :7-12
[6]   英语因果构式探讨 [J].
廖巧云 .
外语研究, 2007, (03) :24-27
[7]   “as...as”构式形成的认知研究 [J].
李淑静 .
外语研究, 2007, (03) :18-23+112
[8]   会话含意推导 [J].
吴炳章 .
外语研究, 2007, (03) :1-6+112
[9]   语言模仿之谜——幂姆的认知研究 [J].
黄缅 .
外语研究, 2007, (03) :13-17+23
[10]   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从还原论到生成整体论 [J].
李曙华 .
哲学研究, 2006, (11) :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