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类型转换趋势

被引:33
作者
范泽孟 [1 ]
张轩 [1 ,2 ]
李婧 [1 ,2 ]
岳天祥 [1 ]
刘纪远 [1 ]
孙晓芳 [1 ,2 ]
香宝 [3 ]
匡文慧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土地覆盖转换方向判别指数; 变化趋势;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国家为了防止生态系统恶化、保护自然栖息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到2010年底已建立258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9.44×106hm2,超过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土地覆盖变化作为导致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首要因素,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选取18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4.71×106hm2,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9.9%,全国陆地面积的4.7%,根据各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和主要保护对象,将其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珍稀动物、珍稀植物、地质和古生物遗址、以及荒漠生态系统7类自然保护区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及西南6个大区对其进行空间分析。论文构建土地覆盖类型转换方向判别指数模型,运用生态多样性模型和斑块连通性模型,对各大区内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土地覆盖转换趋势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2005年时段内,18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覆盖转换强度整体呈减缓趋势,西南地区的平均转换强度最大,而华东地区的平均转换强度最小。在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除了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外,其他各类型保护区的土地覆盖都存在逆向转换,但逆向转换速率总体呈减缓趋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土地覆盖逆向转换的速度平均为0.16%/10a减少,其土地覆盖景观格局相对于缓冲区的和实验区更为稳定。生态多样性指数和斑块连通性指数模型计算显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景观格局的生态多样性和斑块连通性在1995-200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另外,各大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非保护区的土地覆盖转换强度对比显示,保护区土地覆盖转换强度整体上小于非保护区的土地覆盖转换强度。总之,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覆盖转换处于良性变化趋势,尤其是在1995-2005年期间,保护区内的土地覆盖类型及分布逐渐趋于正向转换和稳定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623 / 16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近30年黄河源头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J].
邴龙飞 ;
邵全琴 ;
刘纪远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1, (03) :289-296
[2]   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与宏观生态变化特征 [J].
邵全琴 ;
赵志平 ;
刘纪远 ;
樊江文 .
地理研究, 2010, 29 (08) :1439-1451
[3]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J].
赵志平 ;
刘纪远 ;
邵全琴 .
地理科学, 2010, 30 (03) :415-420
[4]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徐新良 ;
匡文慧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于东升 ;
吴世新 ;
江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11-1420
[5]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及合理布局的探讨 [J].
陈雅涵 ;
唐志尧 ;
方精云 .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06) :664-674
[6]   中国土地覆盖时空变化未来情景分析 [J].
范泽孟 ;
岳天祥 ;
刘纪远 ;
马胜男 .
地理学报, 2005, (06) :63-74
[7]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
[8]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纪远主编, 1996
[9]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ed Areas for conserving tropical forest butterflies of Thailand [J].
Klorvuttimontara, Sravut ;
McClean, Colin J. ;
Hill, Jane K.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1, 144 (10) :2534-2540
[10]  
Protected areas in climate space: What will the future bring?[J] . John A. Wiens,Nathaniel E. Seavy,Dennis Jongsomjit.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2011 (8)